打开应用

治验回忆:通因通用治血痢。

向医师   彭州市通济镇卫生院

主诉 病史

1977年,乡农机站拖拉机手,张太科,48岁,因患痢疾两月余,身体消瘦,经治未愈。后其领导找我为其诊治。出診到其家中,診其脉,细缓无力,舌红苔黄厚,全身酸软懒动,面色痿黄无华,声音低微,口腻无味,不思食,身有灼热忎,。自诉腹泻两月余,吃消炎止泻之药少效,越是吃消炎止泻药,越泻得兇,且里急后重,粘液便进而形成脓血便,曰便六七十次,甚至便后站立之间,复又下蹬便之。每天解大便简直是苦不堪言,而怕解大便,,其里急后重,不解又不行,解又解不出,每次解时滴几滴脓血而已,难受之极,一直在治,就是不愈。一一一需知,中医治痢和治般腹泻是有区别的。一般腹泻多杘消化不良,或兼夾忎冒,或水迣。当然还有其它食物,霉烂食品中毒所致股泻的。其治也不外消导和分利,如胃苓汤就是其方法。然而治痢则不可用之。特别是脓血痢疾,它是具有一定的传染性的。肠道粘膜除了炎症,还有溃疡,而形成脓血大便,由炎症产生里急后垂的症状。此时治疗,如用消食分利之法治之,是绝对錯误,张太科之治就是犯了此错,而病加重的。一一对痢之治法,古人有言,痢无止法。此是前人对治痢之经验总结。治痢吾师曾讲了一个真实的病例,解放前,他的一个叔伯患痢,就是久治不愈,淹淹一息。当时吾师虽年轻,但在家乡一带也是很有名望的医生,也毫无办法。一晚,老师的爷爷(刘付丹老先生)投來一梦,治叔伯之病,必用大黄。醒來一梦,第二天即大胆用生大黄一两(31g),甘草10g。服药后,其伯叔之大便反而通畅,再配白头翁汤加适量酒军,调治而愈。一一一为什么说痢无止法。其痢本身就是因细菌所致的炎症而致的病,本身就不通畅,这时如止泻,炎症更重,而更不通畅。在八法当中就有反治之法,其通因通用,塞因塞用就是其治。其通因通用者,就如张太科此病,本身在腹泻,不用止泻药,反用通泻药,而愈其病便是。一一一张太科泻痢曰久,正气大虚,色红苔黄,大便脓血,里急后重,日数十次之多,实为热毒深陷血分,下迫大腸所致,热毒深陷腸胃气血,化为脓血,而见下痢脓血。法当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止痢。一一一一一方用白头翁汤,加阿胶鸡子黄大黄。:黄连15g,生大黄30g,赤芍15g,白芍30g,白头翁30g,黄柏15g,秦皮15g,木香10g,郎片15g。两剂,服用4天。大便通畅,脓血无。舌转红润苔簿白。精神好转。嘱其食清粥养胃,不能吃得大饱,再用参苓白术汤善后。至此病告全愈。一一一此用伤寒方白头翁汤加阿胶大黄之解析。白头翁汤是为热毒深陷血份下迫大肠而形成的血痢而创之方。其白头翁为君,凉血止痢为主,黄连苦寒泻火解毒,燥湿厚腸为治痢要药,黄柏清下之热而益其肾,秦皮苦涩而寒,清热解毒而收涩止痢,大黄苦寒无毒,入手足阳明经,有通腑泻热之功,具凉血解毒,消黄治痢之力,逐瘀通经之妙。荡涤肠胃,推陈致新,调中化湿,安和五脏。加阿胶者,以血肉有情之品,补其虚,养其血,扶其正。凡治痢必调其气,调气又当活其血,故木香槟郎与二芍同用,实为治痢之调气活血之要药。用鸡子黄者,乃甘平无毒,入脾胃肾经,其也是血肉有情之品,补中益气,治痢除烦而安和五脏。一一一以上诸药共用,实为治疗因痢致虚而形成的脓血痢疾之最隹方药。

发布于 16-03-02 22:36

22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