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颈痛伴左上肢放射痛1年 现病史:患者于入院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颈痛伴左上肢放射痛,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心慌、视力减退,无走路踩棉感等症状,患者自诉长期低头、仰头后上述症状加重,卧床休息后稍缓解,患者未予重视、期间未行任何系统专科治疗。(2016-01-12)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颈椎磁共振示:1.颈3-4、颈4-5、颈5-6、颈6-7椎间盘突出。2.颈椎骨质增生。现患者及家属为求中西医结合系统诊疗,遂于今日来我院就诊,门诊以“1.颈痛。2.类肩胛上神经卡压。3.背阔肌筋膜炎”之诊断收住我科。入院时见患者神志清,精神可,纳眠可,二便调。患者自述颈痛伴左上肢放射痛。自发病以米,无头晕、头痛、恶心、呕吐、视力减退、无走路踩棉感、胸腹束带感、无晨僵、发热、血沉加快等症状。
望闻切诊:神志清,精神可,形体中等。语声正常,发音自然,声调和谐,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呼吸平缓,无咳嗽,咳痰等症状;未闻及异常气味;毛发正常;肤色无异常,无斑疹。舌淡、苔薄白,舌体无瘀点,大小适中,无齿痕,脉细弱。头颅大小形态正常,眼睑及两目眦正常,白睛正常,黑睛及角膜未见明显异常;鼻翼无煽动;无耳瘘及生疮,牙齿色白,排列整齐,无龋齿,亦无齿瓣。咽部色泽淡红,未见乳娥。项部对称,活动灵活,无青筋暴露,无瘿瘤。胸部正常,虚里搏动应手。腹部平坦,腹部无压痛,无青筋暴露。 四肢见专科检查。 专科情况:颈椎生理曲度正常存在,局部皮色、皮温无明显异常;双上肢等长、无畸形、无肿胀,颈4-颈6左侧横突、棘突压痛(+),双侧斜方肌肌张力增高,广泛压痛,椎间孔挤压试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颈椎活动度:左侧屈40°、左旋50°、左侧屈45°,右旋60°,前屈45°,后伸45°,左上肢上臂桡侧针刺痛觉不同程度减退,肱二头肌肌力、肱三头肌肌力5级,右上肢皮肤感觉、肌力未见明显异常。肱二头肌反射轻度减弱,肱三头肌反射正常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中医诊断:痹病 气滞血瘀 西医诊断:1.颈痛 2.类肩胛上时间卡压 3.背阔肌筋膜炎 中医治疗方案:中医治宜行气活血化瘀为法,给予舒筋活血胶囊舒筋活血通络,辅以中药封包、电子生物反馈疗法等益气行血。 给予口服中汤药,具体用药如下: 太子参 5g。 党参 20g。 黄芪 30g 炒白术 15g。 苍术 10g。 柴胡 10g 熟地黄 15g。 酒山萸肉 15g. 炒山药 15g 当归 15g。 陈皮 10g 中药5剂,一剂/天,煎药机煎药,口服。 西医治疗方案:西医治疗以抗炎镇痛为主。给予洛芬待因缓释片止痛治疗,甲钴胺营养神经,丹红注射液活血化瘀通络。
随访:普食,平卧休息,避免颈椎过度屈伸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