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间断胸闷、气短2年余,加重20天。 现病史:患者2年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活动后明显,偶有心悸,无胸痛,无肩背放射痛,持续约3-5分钟,经休息后逐渐缓解,就诊于长安医院,诊断为”冠心病 心律失常 阵发性房颤”,经扩管、抗血小板聚集、营养心肌及对症支持等治疗后(具体用药用量不详),症状好转出院。2年来上述症状间断发作,并逐渐加重,多次因上症在我科住院,诊断为“1、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律失常 房颤 心力衰竭心功能Ⅲ级,2、颈动脉粥样硬化症,3、前列腺增生并感染”,给予扩管、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定斑块、营养心肌、利尿及对症支持治疗后症状好转出院,出院后未正规服药,自诉病情控制尚可。20天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胸闷、气短,伴有双下肢水肿,腹胀,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少尿,现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诊治,遂来我院,门诊以”冠心病 心衰”收住我科。
查体:T:36.4℃ P:92次/分 R:19次/分 Bp:140/70mmHg 老年男性,神志清楚,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形体适中,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粘膜及巩膜无黄染、无出血点,各浅表淋巴结未见肿大,头颅大小适中,双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外耳道无异常分泌物,乳突无压痛,鼻腔通气良好,鼻窦无压痛,颈静脉充盈。口唇色暗,伸舌居中,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向左侧扩大,心率98次/分,第一心音绝强弱不等,心律绝对不齐,心音低,A2>P2,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病理性杂音。腹软,肝肋下2cm,脾肋下未及,肠呜音正常。脊柱四肢无畸形,双下肢中度凹陷性水肿。神经系统检查: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外生殖器及肛门未查。 辅助检查:心电图示:异位心律,房颤
中医诊断:心衰病 痰瘀互结、气虚水停 西医诊断:冠心病 不稳定性心绞痛 心律失常 心房纤颤 心功能Ⅳ级 中医治疗方案:中医以“益气化痰,活血利水”为法,口服芪苈强心胶囊以温振心阳,静滴丹参多酚酸盐以活血化瘀。中药方剂如下: 党参 10g 丹参 30g 三七粉(冲服)3g 赤芍 15g 川芎 10g 黄芪 30g 葶苈子 30g 桑白皮 20g 茯苓 15g 泽泻 10g 泽兰 10g 猪苓 10g 檀香 10g 佛手 15g 煅龙骨(先煎)20g 煅牡蛎(先煎)20g 3剂,每日一剂,每剂水煎400ml,1日2次,每次200ml,早晚服后服用。 西医治疗方案:西医治疗以硝普钠扩管以扩管,拜阿司匹林抗血小板聚集、阿托伐他汀钙片调脂、稳定斑块、托拉塞米注射液、螺内酯利尿、地高辛以强心,果糖二磷酸钠以营养心肌及对症支持为主。
随访:瞩低盐低脂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