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日光性荨麻疹一例

郑医师   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荨麻疹 日光性荨麻疹 麻疹

主诉 病史

患者男,43岁。颈项和前臂曝光部位皮肤经强烈日晒后出现风团,伴明显瘙痒,未出现系统症状。昼起夜消,未经治疗,到我院就诊。患者自述3年来,日晒后曝光部位皮肤反复起疹,无明显季节倾向,避光后可消退。曾在本院多次就诊,考虑为慢性荨麻疹,给予对症治疗,皮疹仍反复出现。既往体健,否认药物过敏史,家族中无类似病史。

查体 辅查

体检:各系统检查未见异常。皮肤科情况:双前臂、后颈部可见片状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风团。境界清楚,周围有明显红晕,压之褪色。其他部位未见类似皮疹。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及生化指标均正常,血清总IgE水平轻度增高。光激发实验:光源及照射方法参见文献。以下腹部作为靶位,选用长波紫外线和中波紫外线进行光激发试验以确定患者的作用光谱。uVA的剂量为6.48—38.4 J/cm2;uVB的剂量为17.1~107.7 J/cm2,从第8孔到第1孔剂量依次递增,辐照距离为10 cm。辐照后10 min,uvA照射区8孔均出现红斑和风团,uVB照射区1—5孔仅出现红斑。4 h后,uVA照射区风团完全消退,留下色素沉着;uvB照射区仅第1孔红斑尚未消退。以臀部作为靶位,调整uVA剂量为0.324,1.92 J/cm2,进一步测定其最小荨麻疹量。照射后13 min,1~4孔出现风团,MuD值为0.852 J/cm2。43 h后风团消退。

诊断 处理

诊断:日光性荨麻疹。治疗:口服咪唑斯汀10mg每日1次,羟氯喹0.1g每日2次,烟酰胺100mg每日3次。仍在随访中。

随访 讨论

国外学者通过光激发试验证实,日光性荨麻疹的作用光谱较为广泛,覆盖300~800 nm的电磁波谱,并通过MuD值来评价该疾病的严重程度。本诊断中,由于实验条件的限制,仅选择uvA和uVB作为激发光谱。在观察时间内,uvB照射区仅出现红斑,未形成风团,推测UVB中可能同时存在作用光谱和抑制光谱。因此,我们只能初步确定该患者的作用光谱包括uVA,MuD值为0.852 J/cm2。该值远低于当地人群uvA最小红斑量的正常值下限,提示该患者对其作用光谱的敏感度较高。中华皮肤科杂志2008,41(4)

发布于 15-12-27 21:29

52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