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46岁。 主 诉:全身红斑、风团伴瘙痒一月余。 患者于2010-2-11受凉后全身起大小不等红斑、风团,伴剧烈瘙痒,夜间为著,辗转难眠,伴轻度胸闷、气短、头晕,无发热,无腹痛、腹泻、呕吐,无晕厥。2010-3-13在外院诊断为“荨麻疹”给予地塞米松和抗组胺药治疗,病情未缓解,且出现恶心症状,后予复方甘草酸苷60mgqd静脉输液治疗7天,症状仍反复,且伴有心慌憋气,改为甲强龙20mg静脉输液等治疗,皮疹面积缩小,但仍反复。2010-3-4给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200mg静脉输液治疗一次,次日予氢化可的松琥珀酸钠150mgqd×2天静脉输液及阿奇霉素和中药口服。2010-3-10患者来我院变态反应科就诊,给予皿治林和酮替芬口服,并查过敏源、ANA、DsDNA、ANCA、ENA,均阴性,2010-3-16日就诊于我科门诊,门诊诊断为“荨麻疹性血管炎”,给予雷公藤多甙和帕夫林治疗,皮疹稍缓解,但仍复发,为进一步诊治收入院。发病前否认特殊用药史。病来精神、食欲可,睡眠差,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查体:生命体征平稳,心肺腹无特殊。双下肢可见散在的淡红斑及风团,皮肤划痕征(+)。RF和免疫球蛋白正常;ANA(+):1:80;余抗Ds-DNA,ENA,ANCA均正常;补体:CH5059.5U/L升高,C3,C4正常;ESR:17mm/h升高;斑贴实验:氯化钴(+):彩色玻璃,瓷器、颜料干燥剂,也见于合金中;硫酸镍(+++):合金、电镀物品、如耳环、手表和眼镜框等。
诊断:荨麻疹 继续雷公藤多甙20mg tid,多塞平25mg qn;维生素C0.1 tid;皿治林10mgqd;美能3# tid;赛庚啶2mg tid。皮疹外用炉洗,患者皮疹出现反复,给予苯海拉明和吸氧等对症处理。
荨麻疹性血管炎,本病多见于中年妇女,发病年龄大多在30岁~40岁之间,起病时常伴有不规则发热,有时可达38°C~39°C。皮疹表现为风团,很像荨麻疹,但风团持续时间长,往往24h~72h,甚至数天不消失。风团触之有浸润,有时损害内可见点状出血。少数病例有水疱,但无坏死,皮损消退后遗留色素沉着或脱屑,自觉有瘙痒或烧灼感。本病常伴有关节痛关节炎,主要见于四肢关节,有时有关节肿胀,也可有腹部不适,淋巴结肿大等,晚期可出现肾脏损害,少数病例可发生癫痫、脑膜炎及单侧视神经炎。实验室检查上,荨麻疹性血管炎可出现WBC正常或增加,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血沉快,严重而持久的低补体血症为常见的异常,特别是C4的异常。病理上荨麻疹性血管炎主要为白细胞碎裂性血管炎,即血管内皮肿胀,血管周围有较多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即嗜酸性粒细胞浸润。浸润细胞可侵入血管壁,可见核尘即红细胞外溢。目前患者皮疹已缓解,且皮疹消退较快,考虑荨麻疹可能性大,必要时在新发皮疹上取皮肤病理活检以除外本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