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左下肢股部增生性肌炎

杨医师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肌炎 增生性肌炎

主诉 病史

患者,女,61 岁,因“左下肢股部下端内侧包块快速增大伴不适感20 d 余入院”。

查体 辅查

查体:于左下肢股部下端内侧触及一卵圆形包块,约50.0 mm×40.0 mm 大,表面光滑,与皮肤无粘连,局部皮肤色泽及温度正常,包块边界不清,活动差,质地硬韧,伴轻压痛,无波动;相关区域淋巴结无肿大。彩超检查示:左下肢股部下端内侧肌层探及一梭形强回声,约35.6 mm×14.9 mm 大,内回声不均匀,CDFI 可见点状血流信号。MRI 检查示:左下肢股部下端内侧肌层见絮样高T2、等T1、高T2 反转恢复快速自旋回波序列(IR-TSE T2)信号,约26.4 mm×19.8 mm×29.9 mm大,边界较清。

诊断 处理

术前诊断为左下肢股部软组织肿物,性质待查?遂于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肿物根治切除术。术中于左下肢股部内侧肌内触及一类圆形包块,约40.0 mm×30.0 mm×30.0 mm 大,质韧。因术前肿块性质不明,术中保持在不波及肿块实质的情况下行整块切除,创腔经蒸馏水浸泡冲洗后放置引流管,用可吸收线依次缝合创口。术后大体标本:肿块约40.0 mm×30.0 mm×25.0 mm 大,形状不规则,界限不清,呈浸润性生长,无包膜;切面呈灰白色,呈实性均质状,质地硬韧。HE 染色示:增生的梭形纤维母细胞穿插于横纹肌纤维之间,形成了“棋盘格样”结构,未侵犯横纹肌纤维自身,但扩大了肌间隙。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示:波形蛋白(Vimentin)阳性,平滑肌肌动蛋白(SMA)阳性,CD68 部分细胞阳性。结合免疫组化结果和HE 染色结果,最后病理学诊断为增生性肌炎。该患者术后无并发症发生,于术后6 d 出院,术后随访半年无复发。

随访 讨论

本例患者的发病年龄、病变部位、病程特点、MRI 征象、免疫组化特征等均符合增生性肌炎的诊断。该病属于一种自限性良性反应性病变,据报道偶有病例可自行消退。临床中如见到快速生长的肌层包块时要想到该病的可能。增生性肌炎的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无复发倾向,该例患者随访期间未见复发。

发布于 15-12-23 22:40

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