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酒渣鼻样药疹

林医师   徐闻县人民医院
酒渣鼻 药疹

主诉 病史

患者女,40岁,因“面部红斑、瘙痒29天,加重1天”入院。10天前患者因“指甲癣3年”于外院接受伊曲康唑间歇冲击疗法治疗,服药第7天时患者感面部灼热、肿胀,停药2天后出现面部红斑、瘙痒,予扑尔敏治疗后好转,但红斑未完全消退。患者进入第2 疗程服药第4天时,再次出现先前症状,因担心影响疗效,坚持服药至第二疗程结束(即7天),停药时面部肿胀、红斑、瘙痒较前严重 ,其他部位无皮疹。患者于2年前因“子宫肌瘤”于我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否认痤疮及酒渣鼻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家族史无特殊。

查体 辅查

查体:皮肤检查:面部红肿, 皮温高,面颊、下颌及鼻根部有密集分布的粟粒大红丘疹,无脓疱,如酒渣鼻样改变(见图)。其他部位未见皮疹。余系统检查无特殊。 辅助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等未见明显异常,毛囊虫阴性。

诊断 处理

诊断与治疗:根据病史及皮疹情况 ,考虑为伊曲康唑过敏引起的酒渣鼻样药疹,但未明确诊断。予停用伊曲康唑,并地米静滴1周后,面部肿胀消退后逐渐减药。

随访 讨论

随访:停伊曲康唑3个月后复查,甲癣基本痊愈,查真菌阴性,面部丘疹消退。 讨论:该患者的皮疹发生在伊曲康唑冲击治疗服药期间,并于停药后症状有所缓解,此外,患者于第一疗程中出现的皮疹予服用扑尔敏后好转,患者既往无痤疮及酒渣鼻病史,所以考虑为伊曲康唑过敏引起的酒渣鼻样药疹。在此向各位请教:1、是否同意诊断?若同意诊断,请问此种药疹的机制是什么?药物 -光敏反应吗?

发布于 15-10-16 21:46

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