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女,39 岁。主因反复咳嗽、咳痰伴喘息10个月,加重1 周入院。曾多次在外院就诊,行胸X 线片检查未见明显病变,见图1,诊断为支气管炎、哮喘,经抗炎、平喘等治疗可稍缓解。起病以来,患者体质量减轻10 kg。既往体健。
体格检查:神清,气管切开带金属导管,切开口周围无红肿,两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啰音。 辅助检查: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1.11×109/L;胸部CT 示气管上段内可见一2.5 cm×2.5 cm 新生物,两肺未见明显异常,见图2、3。电子支气管镜检查示声门下4 cm 左右可见一3 cm × 2 cm 大小息肉样的新生物,表面光滑。病理活检示:气管癌细胞呈腺样、实性巢索状排列、浸润性生长,多数腺样结构中含PAS 阳性的嗜伊红物质,癌组织呈浸润性生长于黏膜下层,见图4。
诊断:气腺样囊性癌。由于病情较重,患者放弃治疗,后随访死亡。
讨论:该病极易误诊,因此对此类患者做纤支镜检查时应注意气管尤其是声门下区的情况,以免漏诊。早期发现完整切除者,术后可长期生存,因此,对原因不明的刺激性咳嗽患者应提高警惕,及早做纤维支气管镜等检查。 doi:10.3969/j.issn.1001-7399.2011.06.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