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发热伴双下肢肿痛与结节性红斑一例

朱医师   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
结节性红斑 红斑 结节

主诉 病史

患者,女性,45 岁,农民,因发热、双下肢红肿热痛20 d 入院。患者20 天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双下肢红肿热痛,伴低热,于当地就诊,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12.1 × 109/L;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双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经抗感染及对症处理后患者症状未见明显改善。入院时左下肢见部分浅血管隆起,双下肢红肿、踝关节肿痛,伴有肤温升高,病程中有低热、无畏寒,食欲不佳,大小便正常。既往“浅静脉曲张”病史10 余年,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病史;否认“结核、疟疾、伤寒”传染病史;否认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史;无重大外伤及输血史;否认家族遗传性疾病。

查体 辅查

体检:体温:36.9 ℃,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16/80 mmHg(1 mmHg = 0.133kPa);营养一般,体形偏胖。面色正常,自主体位,神志清晰。全身淋巴结未触及肿大,心肺检查无异常,腹平软,未及包块,无压痛及反跳痛,肝区叩击痛(+),墨菲征(-)。双下肢肿红,以足踝部为重,压痛,按之凹陷,曲氏试验(+)。神经系统无阳性发现。辅助检查:血常规:WBC:11.1 ×109/L,RBC:3.49 × 1012/L,Hb:103 g/L,PLT:468× 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75.8%;尿、粪常规未见异常;肝功能指标:AST:34.3 g/L,ALT:40.4 g/L,AKP:247g/L,GGT:117 g/L,TBil:6.6/3.5 μmol/L;甲状腺功能:TT4:146.3 ng/ml;CRP:76 mg/L;ESR:51 mm/H。心电图正常;胸片:两肺纹理增粗,左侧肺野密度增高(见图1);双下肢深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 处理

入院诊断:双下肢局部感染?浅静脉曲张。入院后患者反复出现夜间畏寒,发热,体温最高时39.2 ℃,给予非甾体抗炎药治疗有效。双下肢伸侧局部红斑结节,逐渐转暗红或褐色,局部灼热触痛,手掌部可见多发性暗红色结节(见图2),踝关节疼痛。经头孢西丁、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及相关改善微循环治疗后,症状未见缓解。 回顾诊断过程,患者否认结核感染及接触史,胸片未能明确肺部结核感染,因此结核相关检查未做,但患者长期务农,加之我国是结核感染高负担国家,不能排除结核感染。补查T-SPOT.TB:++;结核指标:抗- 结核、抗-LAM、抗-38 kDa 均阳性。至此考虑患者结核感染,给以异烟肼(0.6 g/d)、吡嗪酰胺(0.25g/d)、左氧氟沙星(0.5 g/d)三联抗结核治疗后,患者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手掌大小鱼际红点及双下肢结节性红斑消退,局部色素遗留,踝关节疼痛缓解。综合考虑患者发热伴双下肢关节肿痛、结节性红斑,结核实验室检测阳性,抗结核治疗有效。最终诊断为Poncet 综合征。

随访 讨论

该病例为结核感染诱发的Poncet 综合征,Poncet 综合征又称结核风湿症,或结核变态反应性关节炎,认为是结核分枝杆菌毒素引起的Ⅲ型变态反应起主导作用的结核性变态反应,其特点是只引起关节的滑膜炎症,不波及干骺部,临床上有皮肤结节性红斑、硬结红斑、多发性关节炎等风湿症表现。其诊断目前多依赖以下几点:典型的皮肤结节性红斑或硬结红斑、关节疼痛表现;结核感染的实验室证据;抗结核治疗能够取得较好疗效。

发布于 15-09-10 16:09

32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