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女,15岁。全身泛发红色红斑、丘疹、斑块15年,加重3年。 患者出生后5个月即发现全身散在红斑,儿童医院诊断为“毛细血管瘤”,未处理。此后红斑逐渐增多,但过程缓慢,7年前双手、双下肢在红斑基础上出现角化过度和疣状增生,近3年增生明显,患者由于无明显自觉症状和家庭经济较困难,未进行系统治疗,现病情严重影响外观,遂来我院就诊。
查体见全身大面积皮肤呈现紫红色斑,双手、臀部及双下肢皮肤弥漫性紫红色疣状增生性斑块,表面角化过度。局部有轻微脱屑,无瘙痒疼痛等明显不适。 病理检查示表皮呈乳头瘤增生,伴发扩张的血管腔,内充以红细胞,血管扩张延伸至真皮网状层和皮下组织。
诊断为疣状血管瘤。由于皮损分布在全身各处,采用激光切除和冷冻疗法或者手术切除都不太可行,创伤面太大,而且如果切除深度不够,也容易复发,请各位同行献言献策,共同商讨治疗方法。
疣状血管瘤为少见的血管畸形,出生时或儿童期发病,好发部位为下肢,特别是下肢远端。本病患者全身皆有,更是少见,加上患者家属就诊意识不强,在发病15年后才想到就诊治疗,此时皮损扩散,角化加重,错过了治疗的最佳时机,早发现早治疗是本病的治疗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