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42岁,工人,主因“四肢末端麻木7d”就诊于我科。患者于7天前与朋友一起晚餐后出现发作性腹痛,继之出现四肢末端麻木伴全身乏力,第2天乏力、麻木加重,表现为脚板痛,踩地时加重,期间未再发腹痛,于当地卫生院治疗,诊断不明。第5天行肝功能检查示: ALT 364U/L, AST 214U/L; 肾功能检查示: 尿素氮11.67mmol/L,肌酐113 mol/L; 肌酶学检查示: 肌酸激酶(CK) 466.00U/L,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44.20U/L,乳酸脱氢酶279.00U/L,诊断为周围神经病变原因待查: 中毒?,予止痛、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后,患者以上症状仍进行性加重,出现了行走困难,双下肢偶有刺痛感,后转入我院神经内科。患者平素有高血压病史,否认有毒物接触史,与其一起就餐3人中另有1人也出现类似临床表现。
入院查体: 体温36.5℃,脉搏81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61/110 mmHg,全身无皮疹,心、肺、腹部、脊柱四肢无其他阳性体征。专科检查: 意识清楚,言语流利,颅神经检查无异常,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四肢肌肉有压痛,双上肢末端及双下肢足底浅感觉减退,四肢深感觉存在,四肢腱反射弱,无病理征。住院期间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血常规示: 白细胞计数20.52×109/L; 尿常规示: 微量蛋白尿;肝功能检查示: ALT 581U/L,AST 213U/L,提示肝功能损害; 肾功能检查示: 尿素氮7.57 mmol/L 肌酐102 mol/L;肌酶学检查示: CK 166.00U/L,CK-MB 27.00U/L,乳酸脱氢酶330.00 U/L; 甲状腺功能全套: 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T3) 0.630nmol/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 2.510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 0.156 U/L,提示甲状腺功能损害; 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生化正常,常规白细胞计数13×106/L,细胞总数35×106/L,压力90mmHg; 心电图示窦性心动过速;肌电图提示周围神经病变;肺部CT提示双肺感染并双肺间质性病变可能; 头颈椎核磁共振平扫+增强示颈椎退行性变,多个颈椎间盘膨突并继发性椎管狭窄,颈髓变性提示颈髓受损。
入院后给予维生素B、单唾液酸四己糖神经节苷脂营养神经、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对症处理后患者病情加重,第8天出现头晕、呕吐,为非喷射性呕吐,呕吐物为胃内容物; 第9天出现言语含糊、构音障碍、说胡话; 第10天远端趾节关节及双手手背棕褐色色素沉着。同时出现垂直与水平眼震; 第15天出现口唇黏膜红黑色,并出现束状脱发后呈秃头症。病程中持续发热,体温38.7~39.1℃,甲状腺功能损害。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MMSE) 评分6分(总分30分) 提示智能严重受损。综合以上考虑: 可能为毒物中毒,即送血与尿标本于四川华西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查相关指标: 血铊57.4 g/L,尿铊5513.4 g/L,于第19天确诊为铊中毒。确诊后立即联系普鲁士蓝胶囊并给予血液灌流、补钾等治疗后于第20天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意识障碍加深,经积极抢救无效死亡。
铊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可经呼吸道、消化道、皮肤吸收进入体内,尤以消化道途径最常见,铊中毒可能与竞争性抑制钾离子与巯基结合,改变脂质体的膜属性,损害线粒体功能等有关。 铊在体内有蓄积作用,几乎所有组织脏器中都含铊,可引起肝脏、肾脏、心脏、大脑等多脏器功能损害,但在肾脏的浓度最高,而神经毒性表现最为突出。首发症状表现各异,其中表现为肢体末端麻木、感觉异常等四肢周围神经系统症状的最常见。当出现胃肠道症状、周围神经病及束状脱发就要高度怀疑铊中毒,结合血铊>100 g/L,24h尿铊>200 g/L具有确诊意义。确诊后以血液净化及口服普鲁士蓝为主要解毒方法,普鲁士蓝是2003年10月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FDA) 正式批准铊中毒用药,同时辅以大剂量补钾、强化利尿及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等对症支持治疗。本例患者以消化道症状为首发,以肢体末端麻木、皮肤棕褐色色素沉着、口唇红黑色、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出现铊中毒束状脱发的特异性表现,结合血铊57.4 g/L,尿铊5513.4 g/L可确诊为铊中毒。确诊后立即给予血液灌流、补钾等治疗,但因为明确诊断太晚,未能早期采取针对性解毒治疗,同时也可能摄入剂量过大。由于铊盐为无色、无味、剧毒,铊中毒病例罕见,常被误诊、漏诊而延误最佳治疗时机。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当出现胃肠道症状、周围神经病、脱发时需考虑铊中毒可能性大,一旦确诊给予普鲁士蓝、血液净化为主的解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