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女,45岁,公务员。因头面、四肢大面积暗红色瘀斑8d入院。8d前进食熟河豚和海鲜,次日晨起两面颊、耳廓和四肢出现红色瘀斑,自觉微痒,红色瘀斑迅速扩大,瘙痒加重,并出现灼痛。
皮肤科检查:双面颊、两耳廓可见大片暗紫红色瘀斑,分布对称,质中、压之不褪色,右大腿伸侧有10cm×30cm紫黑色瘀斑,瘀斑上有数个黄豆大血疱,疱壁松弛,尼氏征阴性,皮疹触痛明显。辅查:C反应蛋白14.04mg/L,痰培养:嗜血杆菌阳性;部分凝血活酶时间:17.6S
诊断:暴发性紫癜。 治疗:转入我科后继续静脉滴注甲泼尼龙琥珀酸钠80mg/d,人免疫球蛋白20g/d,利奈唑胺注射液1200mg/d,营养支持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治疗。1周后病情平稳好转,血疱渐干涸结黑色焦痂,溃疡处可见新生组织,周围留有网状色素沉着,疼痛基本消失,逐步减少糖皮质激素用量,治疗3周痊愈出院。
出院1年后随访,患者一切正常,饮酒(包括葡萄酒)和食海蜇后无新皮损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