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色素减退性肉芽肿1例

张医师   沧州市中心医院
肉芽肿 蕈样肉芽肿 蕈样肉芽肿

主诉 病史

主诉:四肢淡白斑5年 51岁男性,5年前无明显诱因患者四肢出现色素减退斑,大小不等,偶痒,数月后部分色素减退斑中央开始出现淡褐色色素沉着,逐渐向外扩大,直至遗留其周围一圈白晕。部分皮损在应用糖皮质激素软膏后自行消退。患者无发热、体重下降等不适。

查体 辅查

系统情况:一般情况好,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专科检查:四肢散在圆形色素减退斑,直径3-6cm,边界清楚,少部分色素减退斑中央可见褐色斑,周围有白晕,皮损有浸润,上覆菲薄鳞屑。 血尿便常规、肝肾功能无异常,胸片、腹部B超无异常。 皮肤病理:表皮内散在淋巴细胞,可见典型Pautrier微脓肿,真皮乳头层有淋巴细胞浸润,免疫组化:CD45RO(++),CD3(+++),CD8(++),基底层角质形成细胞CD17(+),CD45RA(-),CD20(-),表皮真皮细胞HMB45(-),S100(+);色素沉着斑及色素减退斑的病理表现相似。

诊断 处理

诊断:蕈样肉芽肿 给予a-2b干扰素300万U肌内注射 qod,配合PUVA治疗。

随访 讨论

治疗1周后患者皮损明显好转,目前仍在随访中。 蕈样肉芽肿是一种皮肤T细胞淋巴瘤,临床表现多样,如色素减退型、色素沉着型、色素性紫癜型、肉芽肿性皮肤松弛型等。生物学特性与经典MF相同。 色素减退型MF中表皮浸润的淋巴细胞主要为CD8细胞,真皮中浸润的淋巴细胞表达CD8和CD4,CD8产生的细胞毒性导致表皮黑素细胞表达的CD117降低,使黑素细胞功能紊乱,数量减少,HMB45(-),S100(+),说明黑素细胞由于浸润的淋巴细胞产生功能紊乱形成色素沉着,与黑色素瘤无关。 10.3969/j.issn.1000-4963.2007.09.012

发布于 15-06-22 16:35

3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