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52岁,因体检查B超发现肝占位性病变10 d,于2007-11-12入院。无发热、腹痛、腹泻、腹胀,无其他不适。无乙肝史及血吸虫病史。 既往30年每日饮酒250-500 g。
体格检查无明显异常。 肝功能:ALT 69 U/L,AST 19 U/L,总蛋白64.6 g/L,白蛋白38.4 g/L,总胆红素9.2 μmol/L,一分钟胆红素3.40 μmol/L。乙肝检查:HbsAg(-)、HBsAb(+)、HbeAg(-)、HbcAg(-)、HbcAb(-); AFP 4.9μg/L。 CT增强:肝右叶后段见一片状低密度影,大小约为1.9 cm X 1.1 cm,周围欠清,增强后轻度强化,其内呈低密度,延迟期仍呈低密度。诊断为肝右叶低密度占位性病变(图1)。 B超:肝脏切面形态正常,肝右叶内见一大小为4.3 cm X 3.1 cm的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周边呈低回声区,中央呈高回声。超声造影检查:经左侧肘部静脉分两次分别注入SonoVue 2.4 mL;动脉相:上述区域开始增强,回声强度高于周围肝组织:门脉相:上述增强区域开始减退,回声强度低于周围肝组织:实质相:上述区域回声强度低于周围肝组织。提示肝内实质性肿块(图2)。患者于2007-11-20行肝右后叶下段部分切除术(图3)。
遂行肝右后叶下段部分切除术(图3)。 术中顺利,术后恢复良好。 术后病理检查示:送检肝组织9 cmX 8 cmX 5 cm,切面见一直径3 cm的灰黄色结节,多处取材制片,镜下见结节区肝组织小叶内中央静脉及肝窦严重淤血扩张,部分融合形成“血池”,肝细胞索单层排列,无异型性,部分区域肝细胞因淤血显著萎缩,结节周围肝组织不同程度水变性,脂肪变性,结合肉眼、组织学特点及临床病史,考虑为肝紫癜(图4)。
肝紫癜的临床诊断很困难,影像学检查无特异性,需要与原发性肝癌、转移性肝癌、肝血管瘤、肝包虫病、炎性假瘤等鉴别。该病临床上一般无明显的症状,往往是因其他原因作肝组织活检时偶然发现。少数患者可出现不同程度的肝功能不全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