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32岁.因主诉“排粪习惯改变10个月。排黏液血便6个月”于2015年4月21日人院。患者10个月前出现排粪习惯改变.主要表现为便频.每日3~5次。伴有里急后重、粪条变细:近半年出现黏液血便,便质稀烂,暗红。
锁骨上、腹股沟等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直肠指检:入肛3 cm可及齿状线上方直肠内菜花样肿物。侵犯直肠全周,肠腔狭窄;未能触及肿物上极;肿物基底活动受限,指套染血。结肠镜检查:入镜5 cm见直肠菜花样肿物生长.几乎堵塞肠腔.勉强通过镜身,入镜达回盲部.余各段结肠未见异常,见图lA:病理活检:低分化腺癌.部分为印戒细胞癌。见图lB。x线钡剂灌肠:下段直肠见一长约6cm充盈缺损.肠腔明显狭窄.其余各段结肠充盈良好;结合临床,病变符合直肠癌改变。
诊断:直肠癌。 处理:完善相关检查。胸腹盆腔cT:肝、肺、腹主动脉旁淋巴结未见转移,为cM0;直肠壁增厚,肠腔狭窄,符合直肠癌改变;膀胱、精囊腺和前列腺境界清楚,为非T4期肿瘤,见图2A。肠旁可见结节影,拟肿大的淋巴结,为N+。见图2B。ERUS:距肛缘4 cm直肠肿物,范围4 minx46 mill.内部回声不均匀,边界欠清,病灶血流丰富。肿物侵犯全层,外膜回声中断。肠旁可见低回声区,大小22 mmx20 mm。超声分期为uT3N 治疗方案:术前放疗TD46Gy/23F。5(L/周,同期化疗XELOX两个疗程.奥沙利铂 130mg/m2,第l天,第22天:卡培他滨1000 mg/m2,2次/d,第l~14天.第22~35天:放化疗结束后4~6周接受手术。 于2015年5月25日行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APR).乙状结肠末端造口术。术后标本情况:齿状线上1cm处直肠前壁可见一黏膜溃疡,2cm大小,局部肠壁增厚,变硬,未触及明显肿物。直肠系膜内检出10枚淋巴结.最大者直径2.5 cm。为cT所示之骶前系膜内肿大淋巴结。术后病理检查所见:直肠病灶镜下见大量坏死组织、炎性细胞浸润及纤维化.部分区域见残存的黏液湖,多重切片未见癌细胞;10枚淋巴结均未见肿瘤转移,全为炎性反应或坏死。
治疗结束后,1个月时症状明显缓解,排粪1~2次/d,几乎无血便,里急后重感消失:直肠指检于齿状线上1cm处直肠前壁可及一黏膜溃疡。周围肠壁增粗.变硬.肠腔轻度狭窄,指套无染血。盆腔cT检查提示直肠病变较治疗前好转,肠周淋巴结缩小。 直肠癌经直肠指检发现的有75%,但是现在的医生很多不愿意做,这些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