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腹腔促结缔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1例

贺医师   威海市中心医院
腹水

主诉 病史

患儿女,12岁。因”腹部胀痛2个月,发现腹部巨大包块7 d“入院。患儿于2个月前无明显原因感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无腹泻,无发热,至村卫生院就诊,应用抗生素后好转,抗生素停用后再次出现腹痛。7 d前发现患儿腹部巨大包块,2 d前就诊于当地医院,MRI示盆腔巨大包块,未给予治疗,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盆腔占位”收入院。既往健康,足月顺产。

查体 辅查

查体:腹膨隆,腹部可触及巨大包块,上达剑突下4 cm,全腹无明显压痛及反跳痛,心肺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112.3 U/mL。腹部及盆腔CT:双侧附件区各示一巨大软组织密度肿块,病变融合成团,最大截面约9.6 cm×5.5 cm,其内密度不均,可见斑点、斑片样钙化及片状低密度区,边缘处可见条状脂肪密度影,增强扫描病变呈显著不均质强化,内可见粗大的瘤血管影;病变推压子宫,并向下生长进入直肠子宫陷窝内,病变向上生长达肝门水平;右侧腹股沟区示一肿大淋巴结,短径约为1.5 cm;肝脏大小形态可,实质内示数个低密度结节灶,大者直径约1.0 cm,边缘模糊,增强扫描边缘可见强化。CT诊断:(1)结合临床,双侧附件占位,不除外无性细胞瘤或恶性畸胎瘤。(2)肝内低密度灶,考虑转移。(3)右侧腹股沟肿大淋巴结,考虑转移。

诊断 处理

诊断:卵巢肿瘤,肝及右侧腹股沟淋巴结转移? 完善相关检查后,在全麻下行肿瘤切除术,术中见腹腔内淡黄色腹水200 mL,腹水未查到癌细胞。大网膜、腹膜遍布肿瘤灶,大网膜上肿瘤灶最大的约20 cm×15 cm×15 cm,子宫直肠窝肿瘤灶约15 cm×15 cm×10 cm,沿横结肠及胃网膜弓钳夹、切断、双线结扎大网膜残端,右侧至大网膜肝区,左侧至大网膜脾区,沿直肠前壁钳夹切除肿瘤灶。手术标本检查:肿瘤切面灰白灰红色,质细。 术后病理诊断:(腹膜肿瘤、子宫直肠窝肿瘤、大网膜肿瘤)恶性小圆细胞肿瘤,

随访 讨论

术后患儿恢复良好,15d后复查AFP为35.3 U/mL。分别于术后16d及112 d行VACA(长春新碱、阿霉素、更生霉素、环磷酰胺)治疗。化疗结束后出院,出院时病情与术后相比,无明显变化。术后7个月门诊复查示稳定。术后12个月患儿一般状况恶化遂来院,复查示进展。实验室检查示丙氨酸转氨酶(ALT)224.3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 )257.9 U/L,白蛋白(ALB)28.96 g/L,无法化疗,最终因肝功能衰竭死亡,生存期14个月。 doi:10.3969/j.issn.0253-9896.2013.08.044

发布于 15-06-15 23:02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