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低磷酸盐软骨病----暗藏的肿瘤

林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肿瘤 骨折 应力性骨折

主诉 病史

患者男,75 岁,因慢性后背疼痛,伴碱性磷酸酶升高就诊。后背疼痛以脊柱为中心,放射至胸部。体检示脊柱高度后凸及运动受限。血清肌酐 1.55 mg/dL,eGFR44 ml/min/1.73m2,尿酸 1.0 mg/dL,碱性磷酸酶 891U/L,血清磷 0.46 mmol/L,蛋白电泳正常。胸部和腰椎 CT 示第 7、8、9、10 肋骨折呈部分愈合,横突 L3 陈旧性骨折。骨盆 MRI 示:右骶骨非特异性骨重建和骨水肿。 初步诊断为 Paget 骨病,予静脉注射唑来磷酸 5 mg,同时补充钙和维生素 D。随后患者因弥漫性疼痛加剧、运动受限程度增加而再次就诊。此外,患者出现肩部、髋部严重肌无力,表现为不能脱衣和起立。

查体 辅查

实验室检查示:碱性磷酸酶增加为 171U/L,骨分数 46%,低磷酸盐血症(0.40),eGFR 47 ml/min/1.73m2;其余如钙、PTH、25(OH)2D3、前列腺特异性抗原、蛋白电泳、TSH 均正常。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示多个吸收区,包括肋骨、椎骨(D6、7、8、10)、右股骨颈、左髋骨、左髌骨、右胫骨平台、近侧左腓骨、远端胫骨和左跟骨。X 线示以上部位多发性应力性骨折,但未发现溶骨区。脊椎 MRI 示椎骨 D7、8、10 骨折,未发现溶骨区。骨密度低,脊椎 T 值为 -3.6,全髋 T 值为 -2.5。进一步检查示:磷酸盐重吸收率降低(仅 49%);PET 成像未发现肿瘤及活跃性肉芽病;FGF-23 正常。排外肿瘤诱发性软骨病(TIO)。

诊断 处理

诊断为成年型低磷酸盐软骨病。予磷酸盐、骨化三醇、钙治疗,肌无力症状明显改善,血磷、碱性磷酸酶均恢复正常;第 6 个月的 X 线示应力性骨折出现愈合,第 18 个月 BMD 值增加,脊椎为 30%,全髋为 9%,(T 值分别为 -1.5 和 -2.0)。 由于患者肾功能恶化,无 TIO,尿检示蛋白尿、糖尿,于肾专科就诊。结果示:尿液单克隆轻链蛋白 -κ阳性;低尿酸血症(1.23 mg/dl);肾性糖尿(696 mg/dl);近端肾小管酸中毒(尿 PH 为 7,血清碳酸氢盐 18.3meq/l),提示近端肾小管细胞损伤,伴 Fanconi 综合征。此外,血清单克隆轻链蛋白 -κ为 401 mg/l。肾活检示:肾小球正常、肾小管嗜酸性粒细胞管型、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考虑为骨髓瘤性肾病。骨髓活检确诊为多发性骨髓瘤(MM)。给予硼替佐米、地塞米松联合化疗,疗程为 8 个循环;同时补充磷酸盐、钙和维生素 D。第 3 循环化疗后,肾功能逐渐稳定,eGFR 为 43。骨髓活检免疫分型示单克隆浆细胞阴性;然而血清单克隆轻链蛋白 -κ为 102 mg/l,肾轻链蛋白 -κ为 150 mg/l;伴管型蛋白尿和 TRP 降低。

随访 讨论

经治疗,患者目前临床症状完全缓解,无疼痛及肌无力表现;但仍需接受钙、磷补充治疗,需定期回肿瘤科随访。继发性 Fanconi 综合征引起的低磷酸盐软骨病几乎均与多发性骨髓瘤相关。该病的病理过程与典型溶骨病变完全不同,主要是κ- 单克隆轻链蛋白与 Tamm-Horsfall 糖蛋白结合,然后沉淀在近端肾小管区,致肾磷酸盐消耗性 Fanconi 综合征,最终引发伴压力性骨折的低磷酸盐软骨病,及代谢下降所致的肌无力。 转自丁香园;源地址:Osteoporos int DOI10.1007/s00198-015-3090-5 Reyskens 等.

发布于 15-06-03 21:23

9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