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导航技术辅助累及颅底的TMJ肿瘤手术治疗

黄医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
肿瘤 腱鞘巨细胞瘤 腱鞘巨细胞瘤

主诉 病史

患者男性,34岁,以“右侧TMJ疼痛伴弹响十年余”就诊。曾有右侧外耳道反复肿胀史,在外院穿吸见血样液体,之后肿胀好转。 无听力下降,否认系统疾病史。

查体 辅查

临床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右侧TMJ区域肿胀有压痛,关节运动减弱,右耳听力正常,无面瘫症状,开口及咬合关系正常。 CT及MRI检查显示:右侧TMJ区域肿物,伴关节窝、颅底骨质破坏。

诊断 处理

诊断:右TMJ肿瘤,巨细胞病变可能 治疗方案: 1. 导航前准备:术前于局麻下在患者上颌骨植入5枚牵引钉,用于导航术中配准。随后对患者行64层头颅CT扫描(层厚0.625mm),扫描数据以Dicom格式导入AccuNavi V1.0 多功能手术导航系统,用于手术计划制定。 2. 手术过程: (1) 采取改良耳前切口入路,以保护颞浅及颞中血管束。 (2) 翻瓣后见肿瘤位于关节后外侧,呈深褐色,已突破关节囊并累及颧弓根部。术中冰冷冻病理诊断为腱鞘巨细胞瘤(Tenosynovial Giant Cell Tumor)。由于肿瘤已侵犯颅底组织,因此术中先行制备以颞中动静脉为蒂的颞筋膜脂肪瓣备用。 (3) 翻开颞肌,暴露颞骨鳞部,在充分保护硬脑膜的前提下,于颞骨关节窝上方5mm处切除1cm x 3cm大颞骨进行颅骨开窗,以便完整切除瘤体。随后沿颅骨脑膜面小心剥离硬脑膜至颅中窝。 (4) 利用导航探针确定肿瘤侵袭及颅底骨质破坏边界,并根据标记结果画出截骨范围。由于肿瘤已侵犯髁突及颧弓,术中借助导航于正常骨质处截断髁突及颧弓根部,完整切除肿瘤。 (5) 术中冷冻切片显示,软组织切缘均为阴性,未见肿瘤细胞。 (6) 根据计算机测量的颅底缺损的大小和形状,采用髂骨内侧板进行修复,将先前制备的颞筋膜脂肪瓣覆盖于髂骨表面。在内镜辅助下,采用肋骨软骨瓣重建患侧下颌骨髁突。

随访 讨论

术后病理切片见病变区域单核细胞及巨细胞浸润,伴有血管增生及血色素沉积,符合腱鞘巨细胞瘤的组织病理学表现。 术后CT显示肿瘤切除完整。 术后随访6个月,患者无面瘫及听力下降,咬合关系正常,开口度30mm。CT检查未见肿瘤复发,髂骨和肋骨修复在位,改建良好。 讨论: 1. 巨细胞病变多来源于颞骨,但也有TMJ滑膜来源者,需依据病理诊断。 2. 累计颅底的病变(良性或交界性),考虑功能性手术。 3. 导航技术的应用有力保存了重要结构,防止了意外损伤,使术者在行颅颌联合手术时心中有底。 4. 进一步利用增强CT、MRI等融合的技术,制作具备精细解剖结构的三维模型,可有效提高手术准确性。

发布于 15-05-31 17:40

18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