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反复乏力12年,黑便2小时。 病史:患者12年前无诱因出现乏力症状,在我院经系统检查明确"乙肝肝硬化"诊断,其后多次在我院住院治疗,反复出现乏力症状。10年前因大量呕便血明确"门静脉高压症",在我院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恢复良好。其后仍曾多次出现呕便血,均在我院抢救治疗停止,25天前曾在我院行急诊胃镜下止血治疗。2小时前患者无明显诱因排黑便约50克,未伴有明显乏力及头晕,但为求诊治急来我院,门诊以"乙肝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为诊断收入院。患者无发热及寒战,无意识障碍,无腹胀及腹痛,出现黑便后未进食,睡眠一般,小便无异常,近期体重无明显下降。 既往史: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否认高血压病史,否认其他疾病,否认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具体不详,否认外伤史,10年前在我院行"脾切除、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术后恢复良好,未再出现大量呕便血。手术时曾输血,具体已不详。无食物或药物过敏史。个人史:出生于沈阳,久居于沈阳,无烟酒嗜好,无其他不良嗜好,无毒物、粉尘、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无冶游史,无静脉药瘾史。婚育史:已婚,25岁结婚,配偶健康状况良好,育有1子,健康。家族史:父母已故,死因及死亡年龄不详。兄弟姐妹健在,无与患者类似疾病。无家族遗传倾向疾病。
入院查体:查体:体温36.3℃,心率78次/分,血压120/70mmHg,贫血貌,精神不振,腹软,无压痛,移动性浊音阳性,肠鸣音活跃。 急检血常规:白细胞计数 6.6 10^9/L、血小板计数 238.0 10^9/L、血红蛋白 75 g/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61.9 %
诊断:1、乙肝肝硬化 失代偿期;2、消化道出血 立即给予奥曲肽降门静脉压、凝血酶及氨甲苯酸止血、奥美拉唑抑酸并给予禁食补液营养支持等综合治疗。次日输滤白红细胞悬液2单位。
患者为老患者,反复多次因呕血来我院住院治疗,经济条件较差,医从性差,每次呕血后进行止血治疗后均拒绝进一步治疗,要求出院。对于此类患者需健康宣教,站在患者立场,尊重患者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