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中性粒细胞坏死减少

白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粒细胞减少症

主诉 病史

2008年1月11日,一位在英国已工作2年多的23岁爱沙尼亚妇女被送入我院急诊。2 d前,患者出现流感样症状,并伴有呼吸急促、咳血及胸膜炎性胸痛。现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患者有32周妊娠,为第一胎。除了产前检查,近期未去医院就诊。

查体 辅查

患者呼吸40 次/min,体温39.3℃。中性粒细胞计数为14.63×109/L。已行血及痰培养检测。胸部X线片示柔和的弥漫性阴影,局部似有小的空洞形成。怀疑为葡萄球菌性肺炎,考虑到其有流感样前驱症状及可能存在肺空洞,医生给予静脉滴注氟氯西林,并联合应用克拉霉素及头孢噻肟。患者入院后不久由于病情加重被转入重症监护室,出现呼吸衰竭后给予气管插管及呼吸机辅助通气。次日,胸部X线片显示出现许多小的肺膨出及严重的双侧肺实变。至此,患者需要高压通气及100%氧浓度吸氧——这连同肺部疾病导致了皮下及纵隔气肿。胸部CT(附图)示前胸气胸,行闭式引流。

诊断 处理

考虑到患者病情不断恶化,于患者入院36 h后紧急行剖宫产术,娩出一健康男婴。尽管分娩可使患者需氧量迅速减少,但随后其病情进一步恶化,于1月14日加用万古霉素。次日,血及痰培养报告甲氧西林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阳性,对红霉素及环丙沙星敏感。微生物学家提示该MRSA菌株可能为产Panton-Valentine杀白细胞素(PVL)菌株。因此,将抗感染方案调整为静脉滴注利奈唑胺、克林霉素及利福平。并于1月18日起连续3次给予静脉滴注免疫球蛋白。对患者的接触者行MRSA筛查,均为阴性。患者病情仍十分危重,需要俯卧通气和NO吸入。1月21日,英国科林达地区的健康照护相关感染实验室检测出luk-PV,通过该基因确认了存在PVL菌株。次日,患者被转入Glenfield医院,行体外膜式人工氧合治疗(ECMO)。5 d后停止ECMO治疗;1月28日,患者被转回我院。2月13日,患者从重症监护室转回普通病房;9 d后,患者康复出院。2008年4月末次随访时,患者一般状况良好,正在照顾自己的孩子。 PVL可结合中性粒细胞,释放趋化因子,促进组织坏死和溶血,并增加细胞毒性肽的合成。据报道,PVL菌株所致肺炎的病死率达75%。尽管金黄色葡萄球菌常导致有基础疾病的老年患者罹患肺炎, 但PVL菌株一般感染年轻人群(中位年龄15岁)。该病的典型特征包括: 体温>39℃,呼吸>40 次/min,心率>140 次/min,低血压、白细胞减少及咳血。在英国的一项研究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有1.6%携带luk-PV基因,其中多数(并非全部)对甲氧西林敏感。

发布于 19-03-02 21:18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