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机器人手术后低温应激综合征及其处理

许医师   深圳福华中西医结合医院
以上病例均表现为手术后体温降低,PETCO2升高,伴有抽搐、高血压,频发室性早搏,且用降BP、降HR药物无效,加快通气也不能促进CO2排出,给予保暖、镇静、肌肉松弛(肌松)药后症状减轻。3个病例均为泌尿外科机器人手术,可能因为泌尿外科手术术中冲洗较多液体,加之机器人手术时间长,患者体温下降较快,如不加以适当的保温措施,患者体温下降更快。而且3例患者都偏痩,BMI<22kg/m2,本身脂肪含量较低,也不利于保暖,且术中出血都较多,手术时间均超过4h。如果是单纯因长时间的气腹引起的CO2升高,加快通气应该能促进CO2的排出,但此类患者加快通气后CO2仍不能下降,考虑可能与低温相关,加之每个患者均合并有频发室性早搏,在排除电解质异常后就应该考虑是否有低温应激综合征。 有研究表明,浅低温可致血去甲肾上腺素浓度升高,同时BP增高。应激反应是以交感神经系统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功能增强为主要特点,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间的双向调控完成,前者通过神经递质和激素作用于免疫细胞上的相应受体实现,而后者通过IL-1、IL-6、TNF等细胞因子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内啡肽等激素调节神经内分泌系统功能。上述3例患者在手术结束后,体温较低(<36°C)时都表现为BP高、HR快、寒战,而且一般的降BP、降HR药物无效,给予镇静、镇痛、肌松药和保暖,体温恢复后症状减轻,可见是低温诱导了急性的应激反应,通过一系列神经内分泌系统作用于机体。解决的方法是控制应激反应,提高体温,才能改善患者的症状,单纯的降BP、降HR措施对此类患者无效。 有研究表明,患者术后肛温低于35.5C即为低体温。本文中3例患者在术后体温均低于35.5°C,都表现为CO2升高,可能是低温引起的寒战反应诱发的。低温导致的寒战和出血过多会导致心律失常等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而且低温会导致患者的免疫力下降,凝血功能出现障碍,药物代谢延长,出现苏醒延迟,同时有寒战、躁动等不良反应。苏艳秀等研究表明,术中患者约有40%会出现寒战现象,而寒战引起的肌肉活动耗氧量较大,PETCO2升高,使患者陷人恶性循环中,患者在寒战的同时,不但伤口疼痛,造成伤口愈合延迟,还增加了伤口感染的机会,影响机体恢复。控制应激反应,尽快恢复体温,才能打断恶性循环,患者才能尽快脱机拔管。
发布于 18-08-13 09:19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