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70岁男性,因“心悸、头晕和呼吸困难数小时”至急诊科就诊。患者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慢性阻塞性肺病和阵发性房颤病史。患者服用的药物包括依普沙坦、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西格列汀、茚达特罗和醋硝香豆素。就诊时,患者的心率为170次/分,血压为110/50 mmHg。12导联心电图如图1。
诊断VT有许多标准和特征。然而,如本病例所示,经旁路顺向传导的SVT与VT有许多相似的心电图特征。心电图很难区分VT与SVT伴预激,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下,心室激动均在正常传导系统之外开始。区分VT和SVT标准的灵敏性很高,但通常来讲,这些有效性研究排除了旁路传导的患者。因此,尽管这些标准有用,但为了能够正确诊断,必须在窦性心律心电图中发现预激证据。
指南建议普鲁卡因胺和胺碘酮可用于稳定性VT的急性治疗。两种药物对治疗VT和SVT伴预激均有效。然而,在持续性单形性宽QRS波心动过速中,普鲁卡因胺在终止心动过速和预防血压过低方面比胺碘酮更好。此外,胺碘酮的半衰期比普鲁卡因胺长得多(最长180天 vs. 4小时),这可能会妨碍窦性心率恢复时对预激信号的及时检测。
本病例表明了心电图在区分VT和SVT伴预激时的局限性。这些标准可能只适用于初步诊断,但在抗心律失常药物清除期后,应通过分析窦性心律心电图来排除旁路传导。
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