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如何应对儿童便秘

孟医师   邹城市人民医院
便秘
便秘是儿童最常见的消化道不适之一,可以表现为大便干燥、排便困难、排便时间间隔长或有便意而排不出大便等一系列症状,也有人将其定义为每周排便小于3次或排便困难。 ▼哪些因素容易导致儿童便秘呢? 低纤维饮食是便秘的首要危险因素。不能被消化的膳食纤维进入结肠后能够促进肠道运动,增加排便量。便秘的儿童膳食纤维摄入量显著低于不便秘的儿童,水果和植物性食物摄入量也明显更低。 精神紧张也是导致儿童便秘的因素之一。心理因素等可能会通过脑肠轴影响结直肠功能,导致便秘。已经发现的相关因素包括身体或精神创伤、学校压力(与好朋友分开、校园霸凌、考试失利)、家庭影响(家庭成员重病、父母失业、体罚)、战争等,都会导致儿童出现便秘。 牛奶蛋白过敏可能导致儿童便秘。有初步研究发现停止食用牛奶可以缓解部分儿童便秘,但是便秘患儿是否应限制摄入牛奶蛋白尚需进一步研究。 其他危险因素包括极低出生体重、家族史和居住在城市。城市里的儿童摄入大量低纤维的垃圾食品、生活方式缺少运动可能与便秘的高发病率有关。 ▼儿童便秘的表现和诊断标准 儿童便秘最常见的表现为排便频率降低和大便变硬。其他症状还包括粪块体积大、排便有疼痛感和憋便的表现,腹痛、厌食、呕吐和直肠出血也是相关表现。便秘是急性腹痛急诊或初级诊所就诊最常见的原因。体格检查可扪及腹部粪块及直肠粪便阻塞。 功能性便秘的诊断标准参照目前国际通用的罗马Ⅲ标准,分为新生儿/婴幼儿和儿童/青少年功能性便秘。 便秘诊断前提条件:①每周排便≤2次;②在自己能控制排便后每周至少有1次便失禁;③有大便潴留病史;④有排便疼痛或困难病史;⑤直肠内存在大量粪便团块;⑥巨大的粪便足以阻塞马桶出口。 新生儿/幼儿(4岁以下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至少出现以上2条症状,达1个月即可诊断;伴发症状包括易激惹、食欲下降和(或)易饱腹,随着大量粪便排出,伴随症状可很快消失。 儿童/青少年(4岁以上儿童)功能性便秘诊断必须满足2条或更多,且不符合肠易激综合征(IBS)的诊断标准,确诊前至少2个月满足上述标准,并且每周发作至少1次。 ▼儿童便秘如何处理? 儿童便秘的处理包括多方面干预,具体治疗方法的选择还要依赖医生的经验。慢性便秘的治疗中,首先要建立患儿、家长、医生之间的信任。主要的措施包括对患儿和家长进行科普,解开他们关于便秘的疑问,纠正错误的认识,以及治疗粪便滞留,维持巩固治疗和密切随访。 普通大众对便秘存在许多固有概念,可能会影响正常的临床治疗。因此首先应向患儿和家长讲解便秘的产生原因、病理生理学特点可以减轻他们的焦虑,减少医患之间的不理解,增加他们参与治疗的积极性。大约15%的便秘患儿经过科普和排便训练就能缓解症状。另外,家长也应理解治疗过程中病情可能出现反复。因此维持巩固治疗期通常在6-24个月。 行为矫正疗法主要包括建立规律的如厕习惯、纠正儿童憋便习惯、科普促进排便的相关知识。应用这些非创伤性措施可以促进排便,拉进家庭关系,建立医生和家庭的和谐关系。 生物反馈疗法使用电子或物理仪器提供视觉、语言或声音信息,增强肛门括约肌的生理感知功能,改善对身体功能的控制。这一疗法对盆底肌功能失调的患儿效果显著,促进他们放松盆底肌和肛门外括约肌,从而正常排便。 饮食控制应用十分广泛,通常建议家长增加患儿液体和纤维的摄入。低膳食纤维饮食是便秘的危险因素之一,足量的膳食纤维摄入可以降低便秘的发生率。但是增加膳食纤维和饮水都没有证据证明其有效性。 清除直肠内滞留的粪便是治疗便秘的关键措施。单用聚乙二醇(PEG)就可以有效清除直肠阻塞,PEG加用电解质的疗效比栓剂和灌肠都要好,而且使用PEG能够降低住院率和费用。住院行灌肠治疗法应用已久,但是仅当口服药无效时才应采用此方法。对于有肛门裂伤的患儿还应注意麻醉以减轻痛苦和心理不适。 解除直肠阻塞后,维持巩固治疗至关重要。每日口服促排便药物保持粪便质软,易于排出,从而预防再次发生阻塞。巩固治疗的时长视个体情况而定,可以为几个月到几年。医生应该向孩子和家长强调这一治疗过程的重要性,并且规律进行排便记录。如果孩子不能规律排便,家长还应了解其他的替代药物或疗法。维持治疗早期进行密切随访以防复发十分关键。维持期的药物主要包括渗透性通便药(PEG、乳果糖)和促动力型通便药。新型药物还包括益生菌和替加色罗。 仅当药物治疗长期严重便秘无效时才考虑手术治疗。灌肠治疗无效的直肠阻塞可能需要人工减压。乙状结肠切除术以及切除扩张的巨乙状结肠可以缓解部分严重便秘。
发布于 17-04-14 10:31

13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