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 24 岁的女子因发现双侧圆锥角膜 2 年,于 2011 年 9 月诊于作者的角膜病诊所,病人主诉右眼圆锥角膜进展迅速。
最佳矫正视力右眼为 20/40,左眼 20/25。裂隙灯生物显微镜检查发现双侧中央角膜变陡峭。双眼眼底检查正常。
病人接受标准的 CXL 治疗。表面麻醉后,用 20%乙醇在无菌的环境下进行无菌条件角膜脱上皮(直径 8-9 毫米)30 秒。上皮去除后在 5 个不同的地方进行角膜厚度测量(均值,460 微米))。在第一步骤中,用 20%的右旋糖酐与 0.1%核黄素溶液滴入到角膜上,每 2 分钟 1 次,持续 30 分钟。 在第一步完成后,测得角膜厚度平均 356 微米,接着用 0.1%低渗核黄素溶液滴到角膜上使角膜膨至少到 400 微米。然后,将角膜暴露于 5 厘米外的 UV-A 灯(370 纳米,2.9-3.1 毫瓦/平方厘米)30 分钟,同时每 2 分钟滴用等渗核黄素溶液。平均角膜厚度在该治疗结束时为 480 微米。治疗后,角膜给予 1 滴 0.5%莫西沙星滴眼和并给予佩戴博士伦绷带接触镜,直到角膜重新上皮化为止。 病人继续使用 0.5%的莫西沙星滴眼剂(每日 4 次)及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每日 6 次),在 CXL 术后第三天患者出现右眼显著充血,畏光,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可见,内皮的环形内皮浸润,中央角膜近下方处出现局部水肿。右眼角膜内皮计数无法检查,但未经治疗的对侧眼内皮细胞计数正常。 患者无睑缘炎,睑板腺炎,或全身性疾病或眼部炎症 / 感染性疾病如疱疹性角膜炎病史。诊断为特发性角膜内皮炎,给予除去治疗性接触透镜,使用 1%醋酸泼尼松龙混悬液,每隔一小时滴眼,同时配合高渗性滴眼剂三小时 1 次滴眼。经过频繁的皮质类固醇治疗,内皮浸润和局部水肿逐渐改善, 1 周后完全治愈。局部激素逐渐减量至 6 周后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