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男性,48岁,2017年2月因“右下颌反复疼痛2年余”于中南大学湘雅口腔医院就诊。
患者2004—2011年间因反复发现胃肠道多发息肉先后接受6次手术治疗,病理报告显示为管状腺瘤和轻度发育不良的绒毛状腺瘤。2010年11月,患者左侧胸口发现纤维瘤,结合肠道病变,被怀疑为“Gardner综合征”。2014年10月,患者因右下颌疼痛于外院诊断为“中央性颌骨骨髓炎”,并予以手术挖除死骨以及拔除病灶牙41—43。手术后2年间患者仍感反复性疼痛,2016年8月右下颌皮肤出现瘘管,时常有黄色脓液流出。同年外院复诊发现左胸瘢痕上方出现蓝色凸起,高度怀疑为硬纤维瘤复发 。
治疗:完善术前常规检查,排除手术禁忌证,全麻下给予切除皮肤以及颊侧前庭沟处瘘口 、下颌骨清创术和死骨刮除术,术中发现下颌骨骨质与皮肤3个瘘口对应,并且相互贯通,周边为死骨和大量的肉芽组织,在挖除死骨时,分离出一颗被包裹在肉芽组织内的乳牙残根,残根表面可见明显龋损 。将切除组织和刮出物送病理组织检查,结果为炎性组织。术后3个月电话回访,患者诉面部、口内瘘管已闭合;术后10个月回访,患者诉术后未感颌面部疼痛,未予处理左胸前复发硬纤维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