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女,74岁,4年前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期间一直药物治疗并间断输血。2016年3月19日在我院急诊科输红细胞2U ,输血过程顺利,无输血不良反应。3月26日再次输红细胞2 U(献血者2),输完血后第3天患者出现发热、寒战、酱油色尿。尿常规:隐血3+,尿胆红素1+; 肝功能检测:总胆红素134.1μmol/L,间接胆红125.6μmol/L,即按溶血反应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并于当晚转入血液科。患者回忆几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输血治疗时出现过一次血尿,但未追其原因。为查明原因,进一步对患者血标本做血清学检查。
将患者3月26日DAT阳性的标本用乙醚进行放散试验,将放散液与表3中的谱细胞反应,再次证实了患者血清中含有IgG-C抗体。
在患者出现溶血反应前的2次配血,使用盐水、凝聚胺及微柱凝胶法配血均相合。出现溶血反应后,选择与患者ABO、Rh同型的O,ccDEE献血者红细胞在盐水、凝聚胺介质和微柱凝胶卡中配血均无凝集无溶血,交叉配血相合。做成洗涤红细胞后给患者输注,连输3 d,每次2 U,均未出现输血不良反应,此后患者输注与其Rh抗原同型的悬浮红细胞,血红蛋白量逐渐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