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低效价抗-C致回忆性迟发型溶血反应

李医师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迟发型变态反应

主诉 病史

患者,女,74岁,4年前诊断为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期间一直药物治疗并间断输血。2016年3月19日在我院急诊科输红细胞2U(献血者1),输血过程顺利,无输血不良反应。3月26日再次输红细胞2 U(献血者2),输完血后第3天患者出现发热、寒战、酱油色尿。 

查体 辅查

尿常规:隐血3+,尿胆红素1+; 肝功能检测:总胆红素134.1μmol/L,间接胆红125.6μmol/L,即按溶血反应进行了相应的治疗,并于当晚转入血液科。患者回忆几年前曾在当地医院输血治疗时出现过一次血尿,但未追其原因。为查明原因,进一步对患者血标本做血清学检查。

诊断 处理

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 2016年3月19日患者 DAT(-),3月26日DAT(-), 3月29日DAT(+)。 不规则抗体筛查 选一组谱细胞(3份)用微柱凝胶卡做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2016年3月19日抗筛(-),3月26日 抗筛(-),3月29日抗筛(+)(Ⅰ+, Ⅱ-,Ⅲ-)。 不规则抗体鉴定 将患者血清分别与10份谱细胞分别在盐水和抗球蛋白介质中反应,患者血清在盐水介质中均未发生凝集,在抗球蛋白介质中与1、4、6、8~10号标准细胞发生凝集,呈现出抗-C的反应格局, 

随访 讨论

Rh血型系统中主要有D、E、C、c、e 5种抗原与临床输血关系最为密切,Rh抗体的产生主要是通过多次输血或妊娠等免疫性刺激所产生。本例患者的血型为O ccDEE,红细胞表面缺乏C抗原,因患者有多年的输血史,并且在几年前输血时出现过一次输血反应,当时患者体内可能已经存在抗-C抗体,但随着时间推移血浆中抗体效价逐渐已下降至检测不出的水平。患者来院第一次输的是与其ABO、Rh抗原相同的红细胞,输血前抗体筛查为阴性,交叉配血也相合,所以第一次并没有发生输血反应,第二次输血时,患者输注了C抗原阳性的红细胞后引起了回忆性免疫应答,记忆细胞激活后迅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IgG-C抗体,抗原抗体反应后,使献血者2红细胞加速破坏,即发生了溶血性输血反应。 不规则抗体筛查所检出的抗体主要为Rh系统抗体,有文献显示,Rh系统的抗体比例高达89%。虽然不规则抗体筛查可以检出患者体内已产生的抗体,但对于低效价、低亲和力的抗体仍会出现漏检的情况,尤其是对于发生过回忆性免疫应答的患者会存在很大的输血安全隐患。 综上所述,我们建议对于需要长期输血和妊娠的患者输血前除了做常规的ABO、RhD血型及相关检测外,还应加做Rh其他4种抗原检测,并选择与患者Rh表型尽量相同的红细胞输注,从而减少患者同种免疫性抗体的产生,提高输血安全性。

发布于 18-08-11 10:42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