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黑色素瘤心脏转移

杨医师   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转移性黑色素瘤

主诉 病史

61岁,女性,门诊例行体检时,进行18F FDG-PET 检查发现心脏两个肿块 ,一个位于左心室内 FDG 热性肿块(黄色箭头),另一个近室间隔(白色箭头),其他部位未见热性肿块,无明显症状。

查体 辅查

患者10年前左侧拇趾甲床下发现黑色素瘤,经外科手术切除。7年前复发,接受了脚趾截肢手术,并给予ipilimumab辅助治疗。

诊断 处理

恶性黑色素瘤来源于神经嵴的黑色素细胞,是一种高度恶性的肿瘤,多见于皮肤、肛门和眼睛,以皮肤最为常见,原发于上消化道的恶性黑素瘤极为少见。恶性黑素瘤一般经淋巴道转移,也可经血道转移,多转移至肺、肝、脑等器官,也常发生胃肠道转移。黑色素瘤心脏转移非常罕见,心肌转移不合并无其他部位转移更加罕见。 NCCN指南推荐对于晚期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为免疫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如存在BRAF V600激活突变);其中免疫治疗可选方案为:PD-1抑制剂单用(包括Pembrolizumab、Nivolumab),PD-1抑制剂联合Ipi单抗,前者为一类推荐;免疫治疗联合疗法疗效更好,但毒性也更大、费用更高。分子靶向治疗,可选方案为:BRAF抑制剂联合MEK抑制剂。 对于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二线治疗,需根据患者既往一线治疗的情况进行判断,如患者既往接受免疫治疗,后续可接受分子靶向治疗;其他可选的二线治疗方案包括:Ipilumumab单抗、高剂量IL-2、生物/化疗联合疗法、化疗等;对于有c-Kit突变的患者可考虑给予Imatinib。

发布于 19-11-27 14:55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