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婴,胎龄41周3天,孕1产1,生后2月6天,因“右眼睑闭合困难,伴右侧鼻唇沟变浅6天”于2017年9月12日入住我院神经外科。患儿于2017年7月6日在外院顺产出生,出生情况良好,出生时头围36 cm,身长51 cm,体重3.65kg,查体无特殊,母乳喂养,吸吮力正常,无呕奶、呛奶等,生后2天从该院爱婴区正常出院。2017年8月6日(生后1个月)返回出生医院进行儿童保健,头围39 cm,身长54 cm,体重4.6kg,面容正常。
2017年9月6日(生后2个月)返回出生医院进行儿童保健,头围40 cm(头围位于同龄儿的90%左右),胸围39 cm,身长56.5 cm,体重5.2kg,前囟1.5 cm×1.5 cm,未予任何处理,患儿接种2月龄疫苗后返家,据家属提供的相同日龄照片提示面容正常。2017年9月7日晨起发现患儿哭闹时右眼睑不能闭合,伴右侧鼻唇沟变浅 。
治疗 右颞马蹄形切口,磨钻骨孔后咬开颅骨,四周悬吊硬膜,硬脑膜张力高,搏动弱。工字型剪开硬膜后可见灰红色肿瘤。肿瘤主体位于脑外颞部,质韧,有包膜,部分侵入额底和后颅窝,血管十分丰富,瘤内有卒中样出血,基底位于中颅窝底的硬膜上,内侧侵犯海绵窦壁,后内侧与天幕黏连紧密并破坏部分岩骨骨质。先断肿瘤基底,后延肿瘤边缘分离,分块大部全切肿瘤,肿瘤大小约7.5 cm×6.5 cm×7 cm,后颅窝部分有残余,肿瘤基底充分电烧。瘤腔彻底止血,脑组织塌陷,探查可见动眼神经及颈内动脉。后用神经补片修补硬膜,硬膜外留置引流管1根。 术中冰冻切片病理学诊断提示恶性小圆细胞性肿瘤,考虑为胚胎性肿瘤或髓母细胞瘤,有待免疫组织化学确定。且术中出血约400ml,输注同型浓缩红细胞2.5单位。病理结果:右侧颞叶灰红色碎组织1堆,4 cm×3.5 cm×1 cm,镜下见肿瘤细胞呈圆形,大小较一致,染色深,胞浆少,弥漫排列,未见润性生长,破坏骨组织(图5);免疫组织化学:CD99(+),Bcl-2(+),P-CK(+),波形蛋白(少量+),Ki-67(70% +);神经细胞黏附因子(CD56)(-),GFAP(-),突触素(Syn)(-)(图6),神经巢蛋白(Nestin)(-),P53(-),神经纤维细丝蛋白(NF)(-),肌生成素(-),LCA (-),Kappa(-),Lambda(-),上皮膜抗原(EMA)(-)。病理诊断符合恶性小圆细胞性肿瘤,结合免疫组织化学,考虑低分化滑膜肉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