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患者,女,26岁,身高151 cm,体质量40kg。主因“睡眠时打呼噜憋气二十余年”入院。患者出生9月左右左侧颞下颌关节区出现溢脓,于当地诊所诊治后症状无明显改善。随后患者下颌骨停止发育,同时出现睡眠时打鼾,伴随夜间憋气症状逐渐加重,白天嗜睡,头晕,注意力、记忆力减退,睡眠不解乏。近期因夜间憋气症状急剧加重,遂于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院就诊,门诊以“重度OSAHS伴小颌畸形”收治入院。
既往体健。专科检查:正面观颌面部左右不对称,颏部左偏且发育异常,中线左偏斜;侧面观,下颌后缩明显 。舌根部较肥厚,咽部软腭不可见。辅助检查:头颅CT上气道矢状位片 显示:颏后缩;气道三维CT重建显示:小颌畸形,气道最狭窄部位为0.7mm ,对应气道最狭窄横截面数据为10.5mm×0.7mm;院前及入院后进行多导睡眠监测(PSG)均显示:重度OSAHS。其余生化及实验室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
术前诊断为小颌畸形伴重度OSAHS,拟在全麻下行“双侧下颌骨牵张器植入术,双侧颞下颌关节固位术”。术前评估:患者自婴儿期即出现小下颌畸形,夜间憋气、憋醒症状随年龄的增长呈进行性加重。术前Mallampati分级、头颅头影侧位片、气道CT重建、PSG结果均提示患者存在困难气道。患者为年轻女性,且体型消瘦(40kg),尚未伴发OSAHS容易合并的其他疾病。围术期麻醉管理难点主要在于气道管理、出血控制及未预料突发情况应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