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子宫多发肌瘤

周医师   重庆市巴南区中医院
子宫肌瘤

主诉 病史

患者,女,32岁,己婚,0-0-0-0,因“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再发4年”入院。 现病史:患者平素月经规则,周期27-30天,经期7-10天,量稍多,伴小血凝块,色红,无痛经,白带无明显异常。末次月经2019年10月25日,量及性质同前。4年前患者因“子宫肌瘤”在本院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宫颈肌瘤剔除术+肠粘连分离术”。术后病理示:(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宫颈)平滑肌瘤。术后恢复可,月经量增多症状消失。术后半年复查B超示“宫区见多个低回声,较大位于子宫后壁2.6*3.2*2.4cm,见包膜血流”,诊断考虑“子宫肌瘤”,予诺雷德3.6mg皮下注射每28天1次,共治疗6次。后患者每年定期复查B超示仍提示子宫肌瘤逐渐增大(未见报告),近1年患者自诉右下腹可及一包块,质偏硬,无月经改变,无腹痛腹胀等不适。因备孕1年未孕,于2019年9月在深圳医院予拮抗剂方案促排,取卵后冻存胚胎8个,当地医院诊断“原发不孕,子宫肌瘤”,建议限期手术后再行胚胎移植。1月前患者来我院复查B超示“宫区见多个低回声,较大位于子宫后壁8.0*4.8*6.7cm,见包膜血流”,无阴道流血,无发热畏寒,无腹痛腹胀等,因患者有生育要求,要求手术治疗,门诊拟“子宫肌瘤,原发不孕”收住入院。 既往史:28年前在当地医院行经腹肠粘连手术,术后恢复可(具体不详)。4年前因“子宫多发肌瘤,宫颈平滑肌瘤,肠粘连,月经量多”在本院行“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经腹宫颈肌瘤剔除术,肠粘连分离术”。术后病理示:(子宫)多发性平滑肌瘤,(宫颈)平滑肌瘤。术中出血800ml,术后血红蛋白最低降至48g/L,术后予输红细胞悬液2U。2月前在深圳医院行“超声引导下经阴道卵巢穿刺取卵术”,术后恢复可。患者自诉有青霉素过敏,表现为皮疹。

查体 辅查

体格检查:体温:36.9℃,脉搏:94次/分,呼吸:18次/分,血压:102/65mmHg,贫血貌,心肺听诊无殊,腹软,无压痛反跳痛,双下肢无水肿。 妇科检查:双合诊;外阴:已婚未产式;阴道:通畅,无异常分泌物;宫颈:光,未见赘生物,无举痛;子宫:前位,增大如孕5月大小,表面凹凸不平,质偏硬,活动度差;附件:未及明显包块及压痛。 辅助检查:入院查血红蛋白82.0g/L。生殖激素:黄体生成素(LH)9.44 IU/L,卵泡刺激素(FSH)6.59 IU/L,雌二醇(E2)162.7 pmol/L。血凝、乙肝三系、肝炎系列、STD、甲状腺功能、肿瘤标志物未见异常;胸片、心电图、TCT、HPV无殊。

诊断 处理

手术经过:患者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下于2019-11-08行“经腹子宫颈肌瘤剔除术,子宫阔韧带肿瘤切除术,子宫肌瘤切除术,盆腔病损切除术,肠粘连松解术”。术中见:大片小肠肠管粘连并与前腹壁致密粘连成一饼,粘连面下缘达脐孔下方3cm,子宫形态极度失常,增大如孕5月,表面凹凸不平,子宫满布肌瘤结节,目测达百十颗肌瘤样赘生物,大小不等,最大一枚直径约8.0cm,位于子宫前壁,宫颈前壁可触及4枚肌瘤样结节,直径1.0-4.0cm不等,右侧阔韧带内可见一枚直径约2.0cm肌瘤,与子宫不相连,子宫后壁峡部与部分肠管呈大片膜状及局部致密粘连固定于盆底,粘连处可见一直径约2.0cm包裹性积液样包块,壁薄,内液清。子宫直肠陷凹完全封闭,盆腔内未见明显蓝紫色内异病灶。 手术操作:分离盆腔上述粘连,基本恢复盆腔正常解剖结果,暴露子宫前壁,底部肌瘤,于宫体肌壁间注射1:20稀释垂体后叶素6U,沿子宫纵轴切开子宫宫底及前后肌瘤表面浆膜层组织,直达假包膜层,钳夹持肌瘤组织后依次剔除,见肌瘤多发,最大约8cm,最小约0.1cm,均未穿透宫腔,共剔除20余枚,创面予1-0可吸收线缝线分层间断缝合瘤腔及浆膜层。同法暴露宫颈肌瘤,打开膀胱腹膜反折,下推膀胱,于宫颈内口水平横行切开肌瘤表面肌层直达瘤核,沿肌瘤假包膜分离,完整自子宫切口及腹部切口娩出肌瘤,未穿透宫颈管,创面同法1-0可吸收线分层关闭瘤腔及浆肌层,1-0可吸收线间断缝合,关闭膀胱腹膜反折。此时子宫体体缩小如孕2+月,自切口娩出后,再次仔细探查,同法剔除余子宫肌瘤及阔韧带肌瘤,术中共剔除肌瘤126枚。完整剔除子宫后壁包裹性积液样包块,回纳子宫,恢复正常解剖位置,林格氏液冲洗盆腔,检查创面无明显出血后吸净冲洗液,予可即邦两块覆盖创面止血,盆腔内予几丁糖1支防粘连。常规关腹,皮肤切口4-0可吸收线皮内缝合。术中予自体血回输404ml及输红细胞悬液4u治疗,手术经过顺利,术中出血2200ml,尿量300ml,呈血性,生命体征平稳,术后转ICU观察。

发布于 19-10-08 00:46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