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冠脉搭桥术中锯胸骨致高龄患者气管破裂

周医师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冠状动脉搭桥术后

主诉 病史

【一般资料】 患者,男性,86岁,体重60kg,身高165cm。 【既往病史】 既往高血压病2年

查体 辅查

【辅助检查】 术前血压134/72mmHg(1mmHg=0.133kPa),HR60次/min,全口义齿;Hb122g/L,Hct35.6%,ALB37.4g/L,PaO278.7·mmHg,肝功能、肾功能、电解质及心肌酶等相关指标均在正常范围。

诊断 处理

【诊断】 确诊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脉搭桥术。 【治疗经过】 麻醉诱导:依次静脉注射依托咪酯0.1mg/kg、舒芬太尼1.2μg/kg、顺阿曲库铵0.4mg/kg,而罩加压吸氧去氮,待肌肉松弛后,经口腔插入F32(ID7.5mm)盔甲型气管导管,高容量低压套囊,气管插管时,声门暴露良好,导管入声门即刻拔出管芯,插管顺利,导管深度22cm,套囊注入3ml空气,确认无漏气,听诊确定导管位置无误后放人牙垫,固定气管导管,接Ohmeda7100型麻醉机进行机械通气,VT400ml,RR12次/rain,I:E=1:2,FiO260%,氧流进1.0L/min,气道阻力16cmH2O(1cmH2O=0.098kPa)。麻醉维持:TCI异丙酚,血浆靶浓度0.5~1.0μg/ml,吸入1%~2%七氟醚,间断静脉注射舒芬太尼,静脉输注顺阿曲库铵维持肌松,维持BIS值40~50。切皮后,术者使用电锯沿剑突向胸骨柄方向,锯开胸骨。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半稳,BP120~130/60~80mmHg,HR60~75次/min,PETCO231~33mmHg,SpO299%。鱼精蛋白中和肝素后(气管插管后约230min),术者在止血过程中发现胸骨上窝有小气泡溢出,加压膨肺时气泡变大。随即分离胸骨上窝,发现气管破裂,破口呈矢状,平行于气管长轴,位十第3、4软骨环,肉眼下气管破裂处附近粘膜无溃破及炎症表现,将破裂处伞层修补后,膨肺时未见漏气。手术后安返ICU。术后3h患者苏醒,查胸部X线未见异常,顺利拔除气管导管,7d后痊愈出院,术后随访2个月无气管狭窄和瘢痕形成。

发布于 19-10-24 23:35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