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一般资料】 患者,女,26岁,身高158cm,体质量58kg,音乐教师 【主诉】 主因体检发现胆总管囊肿1个月入院
【体格检查】 体格检查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 【辅助检查】 腹部超声及CT提示胆总管囊肿可能性大,
【初步诊断】 术前诊断为胆总管囊肿 【治疗】 拟在全麻气管插管下行剖腹探查术。术前留置胃管,入室常规监护BP、ECG、SPO2、HR,建立静脉通路。麻醉诱导芬太尼、阿曲库铵、丙泊酚静脉注射,普通光纤喉镜直视插管,Mallampati分级I级,普通7.0#气管导管一次插入,未用管芯,深度21cm。瑞芬太尼、阿曲库铵、七氟醚维持麻醉。术中患者生命体征平稳,行胆囊切除、胆总管囊肿切除、胆肠吻合术,手术历时6h。术毕15min患者自主呼吸恢复,遵医嘱睁眼,张口,拔除气管导管。术后第1天随访,声音轻度嘶哑,音调变低,考虑麻醉刺激咽喉部,嘱患者含服温水漱口湿润咽喉部,术后第3天声音仍嘶哑,音量仍不能恢复正常,遂请耳鼻喉科会诊。行纤维喉镜检查见:双侧杓状软骨位置不对称,声带无充血,左侧声带活动度差,声带闭合不佳。诊断:左侧环杓关节脱位。经3次在表面麻醉和全麻后复位杓状软骨,患者声嘶无明显减轻。地塞米松静脉注射以及雾化吸入促进声带功能恢复,术后10d后声音轻度嘶哑、音量较前有所增大,但仍小于正常音量。布地奈德雾化吸入,嘱患者适当发声锻炼,促进声带功能恢复,术后30d患者声音恢复正常,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