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小圆细胞肿瘤

张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腹腔内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形细胞肿瘤

主诉 病史

患者男,30岁,因“胸背部疼痛6个月,加重伴乳头平面以下麻木10d”于2015年10月17日入院。患者诉6个月前觉胸背部疼痛,就诊于当地医院,诊断不明,给予对症止痛治疗。10d前患者胸背部疼痛加重,并出现胸前壁乳头平面一下皮肤感觉麻木,遂来我院就诊。  

查体 辅查

全身皮肤粘膜未见色素沉积及色素斑,浅表淋巴结未触及。T5~T6棘突及椎旁有压痛,叩击痛阳性;T4平面以下皮肤感觉减退;双侧髂腰肌肌力5级、股四头肌肌力5级、左侧胫前肌肌力5级、小腿三头肌肌力5级,背伸肌力5级,右侧胫前肌肌力5级、小腿三头肌肌力5级,背伸肌力5级,膝反射正常、踝反射正常。双侧髌阵挛阴性,踝阵挛阳性,布氏征、克氏征均未引出。X线片及CT示T6椎体骨质密度增高,未见溶骨性破坏;MRI示T6椎体骨质及椎板呈长T1短T2信号,同水平椎管内硬膜外可见等T1等T2信号类圆形病灶,大小约1.3×1.6CM,脊髓受压向左侧移位。行全身骨扫描检查未见其他部位骨质明显异常;胸部及腹部CT未见转移病灶。

诊断 处理

波形蛋白(Vimentin+),神经细胞黏附分子(CD56局灶性+),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CKpan(+),P40(部分+),CD99(局灶性+),SMA(部分+),Desmin(+),Ki67(indcx约70%)。CAM5.2(+),上皮膜抗原(EMA+),MUC-1(部分+)。病理诊断:小细胞恶性肿瘤,结合免疫组化及外院病理会诊结果,肿瘤细胞分化不确定(表达上皮、间叶和神经内分泌等多种免疫表型),考虑为促纤维组织增生性小圆细胞肿瘤。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及肿瘤过程中,需使用胸腺五肽注射液。

随访 讨论

DSRCT的外观多为大小不一的实性多结节状或分叶状肿块,表面光滑或凹凸不平,切面呈灰白色至淡黄色的实性组织,部分肿瘤可见局部出血、坏死及囊腔形成。目前国际公认的DSRCT病理组织学表现为肿瘤细胞被大量致密的纤维组织间质分隔为团状、条索状排列的结构小圆细胞,并嵌在增生的纤维组织中;免疫组化显示为具有多向分化潜能,不同程度表达上皮源性(keratin和EMA)、神经源性(NSE和CD56)、间质性(vimentin)和肌源性(desmin)标志活性;遗传学分析显示有特殊的染色体断裂并发生易位t(11;22)(p13;p12)和EWS及WT1融合性基因。腹腔外的DSRCT无特殊临床及影像学表现。1999年Adsay等报道一例原发于掌骨的DSRCT,以手掌局部长期疼痛、X线下呈高密度影及周围软组织侵犯为特点,术后18个月患者发生肺部转移。

发布于 19-08-02 17:18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