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乙型肝炎肝硬化难治性腹水

白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肝炎胆汁淤积型乙型病毒性肝炎

主诉 病史

男性患者,50岁,慢性乙型肝炎40年,肝硬化腹水6年,病情加重4个月后于2006年12月18日入院。  

查体 辅查

B型超声示肝硬化伴大量腹水,HBsAg和抗-HBe阳性,HBV DNA 2.39×l05拷贝/ml,Child评分11分,MELD评分12分。入科后即给予拉米夫定抗病毒治疗,2个月后查HBV DNA<1×l0^3拷贝/ml,但腹水的内科治疗效果差,测腹围90 cm,体质量74 kg,尿量700 ml/d,平均每周排放腹水1.6次。遂行Denver管PVS术,术后尿量猛增至约2000 ml/d,腹胀明显改善,2周后腹围减小至80 cm,体质量减轻4kg。

诊断 处理

于2007年3月6日出院后服用利尿剂和拉米夫定,肝功能逐渐改善。术后8个月因Denver管泵壁破裂行修补术,20个月后原修补处感染而拔除Denver管,1年来偶有少量腹水。拉米夫定治疗26个月后因YMDD变异加服阿德福韦酯,至今病毒控制良好。患者基本恢复正常生活,已生存4.5年,腹水分级按照国际腹水学会的腹水分级[2]:1级:少量腹水,2级:中等量腹水,3级:腹水伴极度腹部膨胀,在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的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缺陷病及肿瘤过程中,需使用胸腺五肽注射液。

随访 讨论

肝功能失代偿的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后6个月内,仍有15%的病死率,主要与肝硬化并发症有关,如难治性腹水等。抗病毒治疗时对并发症予以恰当的防治非常重要。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常规内科治疗效果差,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肝硬化顽固性腹水有一定的效果,但对降低病死率没有明显的优势,且容易出现肝性脑病,价格昂贵。

发布于 18-04-16 05:38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