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儿童水平半规管嵴帽耳石症

王医师   重庆市涪陵中心医院
半规管瘘

主诉 病史

患儿,男,12岁,因眩晕、恶心呕吐4 h就诊于河北邢台威县人民医院儿科,无腹痛及进食不洁食物史。

查体 辅查

检查:腹软无压痛和反跳痛,未见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急查头颅CT未见异常,血常规正常。予以甘露醇降颅压,喜炎平清热解毒,奥美拉唑对症治疗,无好转。请耳鼻喉科会诊,仔细询问病史,患儿诉向左侧转头即出现天旋地转,有恶心呕吐感,无耳鸣、耳闷及听力下降。发病前无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自诉临近期末考试,学习紧张。

诊断 处理

予以变位试验检查Dix-hallpike试验阴性;滚转试验,右侧阴性,向左侧出现强烈离地性眼震,持续约70 s,随后恶心呕吐,休息后再次重复变位试验,结果同前,考虑右侧水平半规管嵴帽耳石症。以李氏快速手法复位2次,复位时患儿恶心明显,复位3 h后精神好转,能进食下床活动,次日复诊患儿正常,诉无眩晕发作,至今电话随访半年,无复发。

随访 讨论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是成人中最常见的周围性眩晕疾病,占前庭周围性疾病的36.5%,而高脂血症、高血压、偏头痛、Ⅱ型糖尿病、骨质疏松、痛风、维生素D缺乏症等,可能是引起成人耳石脱落导致BPPV的好发因素。国内外文献对儿童BPPV已有散在报道,认为儿童在外伤、病毒感染、人工耳蜗植入后、前庭器官发育异常时可罹患此病。但是国内未见儿童水平半规管嵴帽耳石症的报道,查阅国外文献也仅有几例。 儿童眩晕和平衡功能障碍的发病率并不低,文献报告在8%~15%,只是由于医生对其认识不足,以及患儿表述能力有限而被低估。多数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中耳炎相关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前庭神经炎是儿童眩晕中发病率靠前的几种疾病。本例患儿鼓膜正常,无耳鸣及听力下降,基本可以排除中耳炎相关性眩晕;患儿也无偏头痛及眩晕反复发作病史,目前不考虑前庭性偏头痛;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好发于4岁以下者,无征兆突然发作眩晕及不平衡,持续时间短,有明显的自愈倾向,通常持续2~4年,变位试验阴性,而本例患儿12岁,变位试验可引出眼震,则其发病年龄及症状体征与儿童良性阵发性眩晕不符。

发布于 19-03-13 12:31

1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