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家族性地中海热一例分享

王医师   广西省南宁博锐医院
头晕 关节疼痛 家族性地中海热

主诉 病史

3个月前,孩子说两个膝盖疼痛、右膝盖肿胀,走路一瘸一拐。去当地医院,经检查,没有发现其他症状。  病历描述: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双膝关节疼痛,右膝关节肿胀伴活动受限,无晨僵,无皮疹、口腔溃疡、光过敏、脱发、胸腹痛、咳嗽、咳痰、流涕等其他伴随症状。  医生处方抗生素,治疗4天左右,症状缓解。  后来,孩子又出现几次膝关节肿痛,都是经过抗生素治疗4~7天后缓解。症状出现的间隔时间不定,缓解期没有其他不适。  2个月前,女孩右膝关节肿胀症状再次出现。检查发现两侧大腿外侧皮肤有新发的片状凹陷。原因到底是什么?当地医院决定做皮损活检病理。病理报告显示,(左大腿外侧)被覆鳞状上皮的纤维结缔组织胶原化并血管周围成团淋巴细胞浸润。诊断:结缔组织病。处方氟氯西林、双氯芬酸二乙胺乳胶剂,治疗后好转。1个月前,女孩出现发热,体温最高39℃,无明显诱因,每次发热持续1~7天不等。无新发皮疹,不伴关节症状,无咳嗽、吐泻、头晕、头痛等。当地医院予阿莫西林、雷公藤及泼尼松治疗,体温可恢复正常。但是停药后,孩子再次发热。

查体 辅查

入院查体:库欣貌,双侧臀外侧见片状皮肤凹陷,轻度色素沉着,左侧臀部可见手术瘢痕。浅表淋巴结未及肿大,心肺无异常,肝脾未触及肿大。右膝关节轻度肿胀,无明显压痛,浮髌征阴性。右踝关节轻度肿胀。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神经系统无特殊。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 10.92×109/L,中性粒细胞占比 85.5%,血红蛋白 117 g/L,血小板300×109/L。尿常规:尿蛋白微量,24小时尿蛋白总量0.26 g。C反应蛋白(CRP)53 mg/L,红细胞沉降率(ESR)44 mm/h。肝肾功能正常。免疫球蛋白3项、补体、铁蛋白正常,IgD免疫固定电泳正常。降钙素原<0.5 ng/ml,抗链球菌溶血素O(ASO)、TORCH-IgM、CMV-DNA、EBV-IgM、EBV-DNA、结核菌素(PPD)、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SPOT)、血培养、尿培养、“乙丙艾梅”及抗莱姆病抗体IgG均为阴性。抗核抗体ANA(+)H 1:80,余抗核抗体谱、抗ENA抗体谱、类风湿因子、类风湿关节炎相关自身抗体谱、人类白细胞抗原(HLA)-B27、系统性血管炎相关自身抗体谱均阴性。全身磁共振成像(MRI)及骨髓穿刺涂片均未提示肿瘤。踝关节超声:双侧踝关节滑膜轻度增厚伴关节腔少量积液。膝关节X线未见异常。皮肤病理活检提示皮肤及皮下组织慢性炎症;脂肪组织中,小血管周围有较多灶性淋巴细胞聚集,淋巴滤泡形成,刚果红染色(-),高锰酸钾刚果红染色(-)

诊断 处理

初步诊断:脂膜炎。给足量激素联合环磷酰胺治疗,体温有所好转,后环磷酰胺序贯霉酚酸酯治疗,但仍间断轻度发热,发热间隔时间不定,每次发热持续4天至3周,发热时查血WBC升高,CRP、ESR升高;发热间期上述炎症指标可明显下降(图)。

由于经多种免疫抑制剂治疗,患儿临床症状改善不理想。症状无缓解、炎症指标持续异常。因此,考虑有自身炎症性疾病(AIDs)的可能,送检AIDs基因。最终,基因检测结果显示,患儿MEFV基因(NM_000243)复合杂合: p.L110P,杂合,父源;p.R197Q,杂合,母源;p.P158S,杂合,母源。确诊:家族性地中海热。给予秋水仙碱治疗1 mg,qd。症状消失,监测炎症指标均正常。之后规律随访至今,女孩未再出现间断关节肿痛及发热,局部皮肤凹陷也基本未进展,监测炎症指标均正常。

随访 讨论

什么是家族性地中海热?FMF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多数患者在10岁前发病,主要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的炎性反应,包括发热、胸膜炎、腹膜炎和滑膜炎等,多持续12~72小时后自行缓解,肾脏淀粉样变为其最严重的并发症。FMF的致病基因MEFV可编码模式识别受体之一的Pyrin蛋白,一旦MEFV致病突变发生,将导致Pyrin炎症小体过度活化,或是影响Pyrin自噬体形成而阻碍炎症因子的灭活,两者均导致体内炎症反应持续存在。家族性地中海热的诊断?目前FMF的诊断主要依赖于临床诊断,Yalçinkaya标准可用于儿童FMF患者的临床诊断,符合以下5项标准中的2项、在除外其他可能的因素后即可诊断:发热(腋温>38℃)、腹痛、咽痛或滑膜炎(以上表现均应持续6~72 h,发作3次以上)及FMF家族史。对于临床不典型的病例则有赖于基因测序结果辅助诊断。在非FMF好发地区,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较轻或者不典型,且家族史常为阴性,故临床诊断较为困难。既往也有观点提出,根据秋水仙碱的治疗反应来判断诊断。因此,确诊FMF,不仅依赖于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更需要医生辩证、综合、发展地判断患者的病情,还需要不断更新对FMF诊治进展的认识。家族性地中海热的治疗FMF的治疗目标是控制急性发作和减少亚临床的炎性反应,秋水仙碱能有效治疗FMF,控制或减少发作,同时能预防肾脏淀粉样变的并发症,确诊后应尽可能及早应用;秋水仙碱治疗无效时,可选用IL-1受体拮抗剂等生物制剂,但该药在我国大陆地区还未上市。FMF与其他AIDs患者一样,在治疗随诊过程中,每一次发热均需要与感染、肿瘤、其他免疫性疾病等鉴别,这也是该类患者疾病诊治过程中的困难所在。

发布于 19-03-30 22:28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