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老年女性,79岁,因血压控制不佳入院。 53年前(26岁)结婚后未妊娠及月经不规律,一直在妇科治疗多年而无结果,曾口服溴隐亭等药物,终生未妊。30年前因头晕、面容变化于外院行头颅CT发现垂体瘤,仅0.5cm,未行手术、放射及药物治疗,,多次复查头颅CT或MR垂体瘤消失。近3年因面容变化更加明显,生长激素水平高,因此近半年应用醋酸奥曲肽微球(善龙)20mg静脉输入治疗,一次/每月,长期复查垂体MRI,仍未见垂体有占位病变。
30年前因头晕发现高血压,血压最高达200/100mmHg,间断服用降压药物,目前口服“波依定,科素亚,特拉唑嗪”等药物,血压控制在150-160/30-60mmHg之间。诊断糖尿病30年,未治疗。诊断关节炎20年,未治疗。甲状腺功能亢进10年,并行甲状腺切除手术治疗。6年前发现二尖瓣、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并于外院行二尖瓣修补术。
临床诊断:①继发性高血压 ;②垂体瘤、 肢端肥大症、③二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狭窄并关闭不全, 二尖瓣成形术后;④糖尿病;⑤甲状腺术后; = 6 \* GB3 \* MERGEFORMAT ⑥骨关节炎。住院期间调整降压治疗,波依定5mg bid,科素亚50mg qd,海捷亚1# qd治疗,患者血压平稳后出院。
脑垂体瘤(Pituitary adenoma)系良性腺瘤,发病率为1/10万,占颅内肿瘤的10%,居第3位。近年来有增多趋势,特别是育龄妇女。北京市神经外科研究所报告脑垂体瘤占颅内肿瘤的12.2%。肢端肥大症95%病因是由分泌生长激素(growth hormone,GH)的垂体肿瘤引起,是一种起病隐匿的慢性进展性内分泌疾病。GH水平升高可上调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IGF-1)水平,从而导致全身软组织、骨和软骨过度增生,引起面容改变,手足肥大等,同时常合并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心肌肥厚、心脏过大、心律失常、心功能减退、冠心病等,是影响肢端肥大症患者预后的主要因素。目前我国肢端肥大症患者就诊率低,就诊不及时。在美国,其发病率为40/100万~60/100万,且每年新增病例3/100万~4/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