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舌尖烧灼样疼痛3月余。 病史:患者女性,55岁,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舌尖部疼痛,疼痛剧烈,早间较轻,晚间较重。同时伴有精神紧张、疲劳、失眠、多汗等。平素体健,无不良嗜好,无其他系统疾病史,无家族遗传病史,其母患有胃癌。
口腔卫生较差,牙结石(++),右下第二磨牙残根。口腔黏膜未见异常。舌运动自如,舌体柔软,触诊反应正常,舌黏膜正常。无明显舌乳头萎缩,唾液腺分泌正常。
诊断:对患者进行全口洁治,拔除右下第二磨牙残根后疼痛无缓解。根据病史诊断为灼口综合征。 治疗:建议患者保持良好心态,给予洗必太鱼肝油滴鼻剂涂舌,3次/日。同时建议患者到妇产科会诊。2个月后复查,疼痛明显缓解。
灼口综合征常不伴有明显的临床损害体征,无明显的组织病理变化,但常有明显的精神因素。在更年期或绝经后期妇女中发病率高。因此,有人认为该病为更年期综合生体征。诊断无统一标准,一般根据舌或其他部位的烧灼样疼痛等异常感觉,以及临床症状与体征明显不协调的特征可以做出诊断。 灼口综合征是一种以口腔黏膜烧灼样疼痛为主诉的一组综合征,好发于绝经期的 妇女。常以口腔内有烧灼感,好发部位是舌部,腭部次之。其发生与全身、局部和精神 因素等多种因素有关。 1、局部因素:残根、残冠、牙结石、义齿材料过敏、过度烟酒等理化刺激。舌部微循环障碍,唾液成分改变,引起有金属修复体的口腔内微电流形成等局部病理因素,以及频繁伸舌等过度运动造成的舌肌筋膜紧张或拉伤引起的疼痛等。近年有研究认为本病与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有密切联系。 2、系统因素:包括更年期综合征、糖尿病、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等。 3、精神因素:灼口综合征患者多数性格抑郁或焦虑,情绪不稳定。部分患者有恐癌心理,常伸舌自检,导致舌痛加剧。 本病无有效疗法,常为对症治疗,心理治疗有一定辅助作用。据调查显示,多数灼口综合征患者认为自己口腔黏膜某一正常组织发生病变,怀疑自己患了某种疾病,因此产生疼痛。同时发现部分患者有多疑的个性,当他们面临某些生活问题时,可能表现为情绪障碍的躯体化,这些需通过医生的帮助解除他们心理的障碍, 建立正确的认知,消除心理负担,从而促进症状的缓解和消除。这就需要医生的耐心解释,必要时可请心理专科医生采用精神支持疗法或暗示疗法等配合治疗。 各位同仁在临床上遇到灼口综合征的患者是如何治疗的,请结合自己的临床经验发表自己的意见,医联小编将会对有独特见解的答复赠送500根羽毛!讨论时间2019年1月29日-2月1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