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妊娠合并肝原发性恶性间叶组织肿瘤

梁医师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妊娠合并乙肝

主诉 病史

患者28岁,因停经38周,初产臀位于2015-05-03入院。入院时无上腹胀痛等不适主诉,血压正常,双下肢明显水肿。 

查体 辅查

实验室检查:HBsAg和HBsAb、HBeAg、HBcAg、HBcAb均阴性,肝功能正常,凝血酶原时间正常,白蛋白24 g/L,总蛋白45 g/L。血常规正常。因蛋白较低,输注人血白蛋白10 g后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术,术中可见淡黄色腹水200 mL,子宫下段静脉曲张。切开子宫下段取胎时静脉内血压较高,喷射状出血,术程顺利,术中出血约350 mL。术后2 d发现患者白蛋白进行性持续降低至20.2 g/L,双下肢水肿无明显减轻,右下肢较左下肢严重。实验室检查:甲胎蛋白(AFP)90 U/L。 

诊断 处理

在积极输注白蛋白基础上请内科医师会诊,未发现肝癌。为了解是否有腹水,同时行肝脏超声检查,发现肝脏巨大占位性病变,直径约20.4 cm,后行CT进一步证实。查体发现患者右侧上腹部略隆起,肝脏下缘达肋下10 cm。10 d后行肝脏巨大肿瘤切除术+胆囊切除+肝总管旁淋巴结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示:肝原发性恶性间叶组织肿瘤,考虑成人型肝母细胞瘤。免疫组化:S100(-)、SMA(-)、HMB45(-)、Ki-67(5%+)、CD34(+)、CKpan(+)、p53(-)、CK18(+)、AFP(+)、Hepatocyte(+)、MelanA(+)。术后每个月化疗1次,术后10个月患者因心、肺衰竭死亡。  

随访 讨论

 肝恶性间叶组织肿瘤临床特点 肝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又名未分化或胚胎性肉瘤,其组织来源不确定,好发年龄为5~20岁。男性略多见,预后差。临床表现与一般肝脏肿瘤无明显差异,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伴腹痛,肝功能和AFP一般无异常,超声常诊断为囊实性占位,CT检查表现为多发性小囊状突变区或多房性囊性肿块[1]。有文献报道,12例肝恶性间叶组织肿瘤患者均无肝硬化病史,血清AFP均阴性,而且血清HBsAg阳性率较低,占24%(3/12),以上有助于与肝癌的鉴别,也表明该组病例的发生与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关系不大[2]。肿瘤发生坏死出血时可表现为发热,诊断时应与肝包虫病和囊性肝母细胞瘤鉴别[3]。肿瘤可由各种类型肉瘤构成,或以某种为主要成分,几乎无转移,预后极差,平均存活期不足1年[4]。本例妊娠合并肝恶性间叶组织肿瘤,因妊娠晚期巨大的子宫影响难以发现肝区肿大,患者入院前肝功能正常,术后发现肝脏巨大占位性病变时复查肝功能仍无明显异常,与文献报道一致。本例术后AFP为90 U/L,考虑与妊娠有关。

发布于 18-12-01 13:35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