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胃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III期。

王医师   重庆市中医院
弥漫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病

主诉 病史

患者男,66岁,于2009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食欲下降,于当地行胃镜示:糜烂性胃炎。未予系统治疗。2010年8月自觉食欲下降较前加重,并出现上腹痛,于2010年11月10日在外院行胃镜示:食管黏膜光滑,贲门开闭自然。胃底黏膜充血水肿,胃体中上部距门齿48~54cm(胃窦)见直径约6.0cm以前壁和大弯侧为主、浸润生长的、周边不规则的溃疡型隆起,中央污秽苔,并见紫蓝色血痂,行病理活检;胃角及胃窦黏膜普遍充血发红,黏膜粗糙。幽门圆,开启可,十二指肠球及球后黏膜未见异常。诊断:胃体窦交界部溃疡型癌。外院病理示:(胃窦、体交界)炎性坏死物、渗出物及胃黏膜显急性及慢性炎,伴灶性中度不典型增生,可见HP感染。

查体 辅查

腹部CT 胃大弯局部胃壁增厚,脾包膜下致密影。 病理检查 巨检:(胃体)灰白灰黄色针尖至米粒大组织7块;镜检:炎细胞背景下见细胞微腺样排列(图1),伴坏死,并可见大量印戒样细胞,间质血管丰富,腺样结构周边可见增大的异型细胞围绕、弥漫浸润(图2),细胞体积偏大,胞浆丰富、粉染,核圆形、卵圆形及不规则形,核染色质粗,核仁及核分裂易见。

诊断 处理

临床诊断:胃非霍奇金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型,III期。

随访 讨论

明确诊断的意义:①临床意义:诊断不同治疗方法完全不同;②病理意义:在胃镜等小活检组织中看到慢性炎的时候,一定要小心!碰到印戒样细胞一定要谨慎!所以对于基层医院中,仅靠内镜活检常规病理诊断起来比较困难,特别是在缺乏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情况下,对于挤压变形明显的淋巴样背景中散在核大深染的空泡样细胞时,病理医师千万不能主观的认为是低分癌。因此,作为病理医生,在结合临床的同时,也要认真仔细阅片,在炎症很重的背景下及呈印戒样改变时,要仔细寻找线索,并行必要的免疫组化。

发布于 18-05-23 19:08

0 个评论

暂无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