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或打开 医联APP 查看完整评论
立即下载
打开APP
郭某,女,56岁, 周身性风团持续发作近一年。 患者于2016年开始出现周身风团,瘙痒难耐,持续发作,遇热、下午及夜间加重,曾服用中药汤剂、湿毒清等,服药后出现呕吐、腹痛,疗效不明显。
周身皮肤瘙痒,入夜甚,未查过敏源,时有口苦,纳少,眠差,大便不成形、量少,舌质暗,有瘀点,双脉弦滑。
中医诊断: 风疹 (血瘀风燥)。治则: 疏风活血。 处方: 百会,大椎,内关,曲池,三阴交,水分,水沟,血海,阴交,足三里,肓俞。神阙拔罐。 方药: 养血活血,疏风止痒。 白蒺藜10克,益母草10克,牛蒡子10克,桃仁10克,赤芍15克,皂角刺10克,荆芥穗10克,薄荷10克。水煎服。 治疗经过: 患者针刺4次后,皮肤瘙痒程度减轻,饮食、睡眠较前改善。改用百会、肺俞、风池、风门、膈俞、脾俞、肾俞; 神阙拔罐。将上述两个处方交替使用,针刺12次后,患者皮肤瘙痒明显好转。
百会、大椎、肺俞、膈俞、血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均能调和气血,调和营卫。神阙拔罐重在祛风散邪,脐周四穴 (肓俞、水分、阴交) 在于补肾益肾,调补先天; 足三里、三阴交与背俞穴调理脾胃,补益后天。 在针刺治疗的同时,配用养血活血、疏风止痒的汤药,加强疗效。变态反应性疾病是人体免疫机能的异常反应,部分免疫机能是由遗传因素所决定的,也即秉承先天父母,因此治疗中应考虑补肾调先天。此种方法也适用于其他变态反应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