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病例1例

姜医师   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非器质性睡眠障碍

主诉 病史

患者,女,64岁,因“反复失眠1月余”于2017-05-05入院。病情特点: 1.患者为老年女性,病程1月余。 2.以反复失眠为主要症状。夜间时入睡困难,诉每日睡眠时间不足1小时,自服安眠药治疗无明显好转,伴随乏力、心慌症状,无恶心、呕吐,无血管博动感,无耳鸣、听力减退,无意识障碍,无四肢抽搐,无肢体无力,无偏身麻木。患者到当地医院就诊,行头颅CT检查未见明显异常,脑电图示“轻度异常EEG(双侧稍多散发型θ波 );异常BAEM”,予以“氯丙嗪、谷维素”等治疗,患者失眠症状无明显好转。为进一步诊治到我院就诊。 3.既往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等病史。否认“肝炎、结核”等病史,否认药物过敏史,否认手术输血史,否认外伤史。

查体 辅查

专科查体:焦虑状态,神清语利,查体合作。眼球活动自如,未见眼震,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腱反射对称正常。双侧深浅感觉对称存在。脑膜刺激征(-)。双侧病理征未引出。 当地人民医院 脑电图示:轻度异常EEG(双侧稍多散发型θ波);异常BAEM。辅助检查:血常规示:白细胞:10.2*10^9/L,红细胞:5.28*10^12/L,凝血功能:D二聚体:459ug/L,尿常规:透明度(TURB):微浊,亚硝酸盐(NIT):2+,白细胞(WBC):3+,白细胞:1291.4/ul,红细胞:35.7/ul,血生化:球蛋白:33.4g/L。肝肾功能、心肌酶谱未见明显异常。甲状腺彩趄:甲状腺双侧叶多发实性结节,多考虑为良性病变,结节性甲状腺肿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甲状腺功能:游离甲状腺素(电化学发光法):22.71pmol/l,促甲状腺素(电化学发光法):0.005uIU/mL。汉密尔顿焦虑表:15分,肯定有焦虑。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1分,中度抑郁。头颅MRI结果如下:

诊断 处理

诊断: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状态;结节性甲状腺肿;脑白质变性。予以阿普唑仑助睡眠,氟西汀抗抑郁及保护脑细胞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疗后情绪较前好转,睡眠好转。

随访 讨论

出院情况时患者睡眠好转,情绪较前好转,无头晕、头痛,无肢体乏力等不适。查体:神清语利。查体合作。眼球活动自如,未见眼震,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射灵敏。鼻唇沟对称,伸舌居中。四肢肌力5级。腱反射对称正常。双侧深浅感觉对称存在。脑膜刺激征(-)。双侧病理征未引出。讨论:失眠通常指患者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不满足并影响日间社会功能的一种主观体验。失眠表现为人睡困难(入睡 时间超过30 min)、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F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 h),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失眠根据病程分为: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亚急性失眠(病程≥1个月,<6个月)和慢性失眠(病程t>6个月)。失眠按病因町划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原发性失眠通常缺少明确病因,或在排除可能引起失眠的病因后仍遗留失眠症状,主要包括心理生理性失眠、特发性失眠和主观性失眠3种类型。失眠的诊断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存在以下症状之一: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早醒、睡眠质量下降或日常睡眠晨醒后无恢复感(noll—restorativesleep)。2.在有条件睡眠且环境适合睡眠的情况下仍然出现上述症状。3.患者主诉至少下述1种与睡眠相关的日间功能损害:(1)疲劳或全身不适;(2)注意力、注意维持能力或记忆力减退;(3)学习、工作和(或)社交能力下降;(4)情绪波动或易激惹;(5)日间思睡;(6)兴趣、精力减退;(7)工作或驾驶过程中错误倾向增加;(8)紧张、头痛、头晕,或与睡眠缺失有关的其他躯体症状;(9)对睡眠过度关注。失眠的治疗(一)总体目标尽可能明确病因,达到以下目的:(I)改善睡眠质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时间;(2)恢复社会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3)减少或消除与失眠相关的躯体疾病或与躯体疾病共病的风险;(4)避免药物f预带来的负面效应。 (二)干预方式失眠的干预措施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对于急性失眠患者宜早期应用药物治疗。种类繁多,但其中大多数药物的主要用途并不是治疗失眠。目前临床治疗失眠的药物主要包括苯二氮革类受体激动剂(benzodiazepine receptoragonists,BZRAs)、褪黑素受体激动刺和具有催眠效果的抗抑郁药物。抗组胺药物(如苯海拉明)、褪黑素以及缬草提取物虽然具有催眠作用,但是现有的临床研究证据有限,不宜作为失眠常规用药。酒精(乙醇)不能用于治疗失眠。

发布于 18-01-27 22:26

23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