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男,36 岁。因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1 d 入院。1 d 前突发右侧肢体麻木无力,伴头昏,3 min后完全缓解,未就诊亦未处理。次日上午右侧肢体麻木无力反复发作5次,每次持续2~3 min 好转,到我院就诊,行头颅CT扫描示左侧额叶、枕叶及基底节腔隙性梗死( 图1a) 。以急性脑梗死收入院。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病史10 年,无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病史,无烟酒嗜好。 查体:脉搏72 /min,血压130 /70 mmHg。全身无皮疹及浅表淋巴结增大,双眼球轻度突出,甲状腺轻度增大,心、肺未闻及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意识清楚,言语正常,无面、舌瘫,右侧上下肢肌力4级,浅感觉减退,腱反射正常,Babinski征阳性。 检查:血尿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及凝血指标均正常; 空腹血糖4.82 mmol /L,甘油三酯0.79 mmol /L,总胆固醇3.49 mmol /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12 mmol /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78 mmol /L,同型半胱氨酸5.1 μmol /L; 类风湿因子及抗链球菌溶血素“O”均正常,自身免疫抗体、血清梅毒抗体及钩端螺旋体抗体均阴性,红细胞沉降率( ESR) 52 mm/h,C 反应蛋白( CRP) 34 mg /L; 促甲状腺素( TSH) 0.04 U/L,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FT3) 14.89 pmol /L,游离甲状腺素( FT4)35.86 pmol /L,甲状腺球蛋白( Tg) 8.64 g /L,甲状腺球蛋白抗体( Tg-Ab) 192.3 U/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 TPOAb) 356.8 U/L 辅助检查:心电图及心脏、颈动脉彩色多普勒超声( 彩超) 检查均未见异常。 甲状腺彩超示: 双侧甲状腺轻度弥漫性增大、血流增快; 甲状腺发射单光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ECT) 示: 甲状腺弥漫性增大,摄锝功能增高。 头颅MRI示: 左侧额叶、枕叶及基底节长T1、长T2 信号,Flair 高信号( 图1b) ,考虑血管闭塞性病变。 初步诊断:左侧脑梗死,桥本甲状腺炎。 予阿司匹林200 mg /d、阿托伐他汀20mg /d、丙硫氧嘧啶300 mg /d 口服及疏血通( 主要成分: 水蛭、地龙) 6 ml /d 静脉滴注治疗5 d,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症状未见好转。 后行经颅多普勒( TCD) 、磁共振血管成像( MRA) 检查未见颅内血管狭窄、闭塞,排除脑梗死。 请内分泌科会诊,更正诊断为HE,停用阿司匹林、阿托伐他汀及疏血通,予甲泼尼龙500 mg /d 静脉滴注3 d,患者右侧肢体麻木无力症状消失,改为泼尼松30 mg /d 口服并逐渐减量。住院2 周痊愈出院。25 d 后复诊头颅MRI 示: 左侧额叶、枕叶及基底节长T1、长T2 信号病灶消失,Flair 未见异常( 图1c) 。 欢迎大家讨论,我的观点:本例发病早期误诊为急性脑梗死,分析原因如下: ①接诊医生知识面狭窄,对HE 缺乏认识,是误诊的主要原因。HE 发病率极低( 2.1 /10 万) ,临床表现又以意识障碍、癫痫发作最为多见,卒中样起病并伴明显影像学改变的HE 国内极少报道,神经内科医生对HE 特别是卒中样发作知之甚少,漏诊误诊难以避免。 此外,本例偏瘫出现在患甲状腺炎10年后,也很难与HE 联系起来,确诊存在困难。②临床表现与急性脑梗死相似,缺乏特异性,是误诊的重要原因。本例突然起病,表现为偏瘫、偏身感觉减退,且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 的前驱症状,由于其神经系统症状不典型,与急性脑梗死发病相似,不易鉴别。因而尽管患者年轻,既往病史及医技检查并无脑梗死的好发因素,也未引起接诊医生的足够重视。③影像学检查误导诊断。本例先后行头颅CT、MR 平扫检查均示左侧额叶、枕叶、基底节多发脑梗死,与临床卒中起病相符,但患者病灶在皮质下呈小片状,并不符合脑血管分布,被接诊医生忽视,未进一步行CTA、MRA、DSA 等脑血管影像检查,从而导致误诊。对多数HE 患者行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良好,早期确诊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本例提示临床遇到青年卒中样发病患者,尤其是女性既往有甲状腺疾病病史者,即使头颅CT( MRI) 提示脑梗死,也应考虑本病的可能,应及时行头颅CTA、MRA、DSA 等脑血管影像检查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查明确诊断,以免误诊及延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