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导痰汤加减治疗中医震颤一例

联友医师   
帕金森综合征 震颤 肺、阴证类

主诉 病史

张某,女,62岁。双手震颤半年,近2周加重。病人在半年前右手发生震颤不到一个月,左手亦随之而颤,在2周前情绪波动生气后明显加重,不能持续夹物,曾在他院求治,给予服美多巴、安坦,但未见明显疗效。既往3年内发生3次偏瘫,经过治疗后基本恢复;高血压史15年,平均血压为160/80-100mmHg左右。

查体 辅查

查体:神志清楚,形体肥胖,步态迟缓,面红,舌苔黄薄,舌质暗紫,瘀斑;语言流利,语声清晰,口臭;问诊:除因手颤夹物、写字困难外,大便难解,每4日左右临厕一次,便硬秽臭;左脉滑,右脉涩。自带脑MR1示基底节多发性小灶腔隙性病变。

诊断 处理

诊断:颤证(血管性帕金森综合征)。此为风热阻络、筋脉失养、脑神失调,法当祛风除热、通络荣筋、调养脑神。 治疗方法:方药:导痰汤(《妇人良方》)加减。半夏15g、胆南星15g、茯苓15g、陈皮15g、黄芩15g、黄连15g、枳实15g、珍珠母25g、生牡蛎30g、天麻15g、丹参30g、红花15g、赤芍15g、大黄酒7.5g、白术15g、甘草5g,七剂,日一剂,早晚两次温服。7日后复诊,自述服前方三剂后,大便转畅,可每日一次,震颤如前。查体:舌暗紫,苔薄黄,左脉缓,右脉涩,口臭减轻。方药:前方去酒大黄加当归30g,十剂,日一剂,早晚两次温服。10日后复诊,自述上方服用第七剂时,自觉双手震颤减轻,可持筷夹物,自行停服美多芭。查体:舌淡紫,苔薄黄,脉缓。方药:上方去胆南星加白芍15g,十剂,每日一剂,早晚两次温服。10日后复诊,自述震颤已基本消失,双手活动自如。查体:舌淡紫,苔薄白, 脉缓。方药:天麻素胶囊、复方丹参滴丸、灵芝胶囊三药共服一个月以巩固疗效。

随访 讨论

体会:我国古代医家对此病也早有认识:《素问,至真要大论》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即指震颤。《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肝主风,风为阳气,阳主动,此木气太过,而克脾土。脾主四肢,四肢者,诸阳之末,木气鼓之,故动。认为颤病是肝风躁动,筋脉颤摇所引起。又曰: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之后,乃有之,老年尤多,夫年老阴血不足,少水不能制盛火,极为难治。《医学纲目》亦说:“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掉即颤振之谓也”又说:“诸禁鼓慄,如丧神守,皆属于热,鼓慄亦动摇之意也”故“此证多由风热(火)相合。《张氏医通,卷六,诸风门,震颤节》指出本病病机是风、火、痰为患。 颤证多为脑系疾病之一,多为风气内动、髓海不足、筋脉失养所致。本例为多发性脑梗塞引起的继发性震颤,以导痰汤为主,通腑热,行经络,熄风动,止震颤。

发布于 17-01-26 12:37

24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