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病例研究所】31期 二十多年的角膜白斑

眼科小助手   银川医联互联网医院
角膜白斑

主诉 病史

新一期的《病例研究所》上线了,眼科小助手每周一会发布一个有部分信息的病例,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病史、初步查体)和影像学资料(CT、MR、超声)等,您可以根据小助手给出的信息来对该患者进行诊断,把自己认为可能的疾病诊断以及治疗写在评论中即可~ 周五我们会公布该病例的处理结果。   患者女29岁,因9岁时(20年前)右眼被剪刀戳伤,在当地医院行缝合术(具体不详)。后角膜逐渐变白,实力较差。15年前在当地行右眼“抗青光眼、白内障手术”。10年前行右眼斜视矫正术。本次为去掉右眼“白斑”,特来就诊。

查体 辅查

图一:右眼视力:手动,矫正无助。左眼视力:1.0。角膜下方2/5大泡,上皮增生混浊,虹膜前粘连,上访角膜透明,晶体缺如,C/D0.5,笔试眼压30mmHg。

图二:患者面部大体观。

图三:前节OCT检查。

图四:B超检查。

图五:共焦显微镜内皮密度1800个/mm2

图六:双眼眼轴,右眼26mm,左眼23.11mm

诊断 处理

这个患者实际上需求是想美容,还有些幻想能不能提高视力。有些同行提出做角膜移植+IOL悬吊等手术,实际上是比较激进和无多大临床意义的。因为患者视功能已经不好,已经不能提高视力,而且做穿透角膜移植排斥的风险很大,一旦排斥了,不但视力不行,外观还会变白。至于悬吊IOL,更是不能考虑,即使患者矫正视力好,这种情况下做悬吊还是有很多并发症的风险。况且她眼压还有点偏高。 因此,给解释清楚后,患者就丢掉了幻想,寻求美容这个主要目标了。 患者整个鼻下2/5角膜都混浊,有传统瘢痕,还有大泡造成的上皮增生,甚至带状变性。刚才说了,做穿透角膜移植排斥率很高。做板层也意义不大,因为内皮不好,做上板层后角膜植片会持续水肿,很容易发生上皮不愈合、感染等情况。而且基底部植床肯定还是混浊的。 所以,最好的办法还是角膜层间染色。只染混浊部位,留着上方透明区,这样不影响现有的视力。 不过染色后患者大泡还是会上皮混浊、疼痛,所以,我们先做了局部的胶原交联,希望部分控制大泡。 图一:交联过程中我们只刮除了病变部位上皮,所以,核黄素只浸润到了无上皮部位的角膜基质,中央及上方角膜没有核黄素浸润,因此胶原交联对该部位角膜没有影响。

这张图充分说明了胶原交联时上皮对核黄素渗透的影响,对于去上皮的方式,必须彻底刮除上皮。对于经上皮的方式,必须用上皮疏松剂才能有效渗透。 图二:交联结束后,再做下方角膜层间染色。

图三:术后半月,患者刺激症状消失,外观良好。同时局部滴用降眼压药物,眼压维持良好。患者非常满意,因为解除了她二十几年的心病,终于可以自信的面对人生了。

随访 讨论

该病例实际上没有很特殊之处,重点强调三点: 1、角膜层间染色效果出奇的好,尤其是患者的心理感受,非常有帮助。我到目前做了十几年染色,没有不满意的,只是满意程度不同而已。 2、胶原交联对大泡性角膜病变有一定作用,但是有的作用并不理想,不过联合了层间染色后,可能可以帮助减少水分渗入,减轻水肿。胶原交联一定要注意上皮的影响,要分清楚核黄素类型。 3、要避免盲目的扩大手术和联合手术,要充分评估手术疗效和目的。 (本病例经李绍伟眼科同意转载,欢迎关注讨论~)

发布于 17-01-20 11:07

9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