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女,31岁。 因“检查发现‘子宫肌瘤’3年”入院。 既往史:有子宫肌瘤病史,人流术后3个月,血压、血脂、血糖均正常,无卒中、心梗等心脑血管疾病,无明确家族病史。
查体:T 36.5℃,P 71次/分,R 20次/分,BP 116/82mmHg,神清、精神可,心肺无殊,腹软,无压痛;阴诊:外阴已婚式;阴道畅;宫颈中糜;子宫不规则增大,右后壁可及直径约5cm突起,质硬;双附件区未及明显肿块,无压痛。 血、尿、粪常规,肝肾功能电解质,凝血功能,空腹血糖,甲功三项基本正常。肿瘤指标:AFP、CEA、SCC、CA125、CA153、CA199均正常。 超声所见: 子宫前位,长径 55mm,厚径 38mm,宽径 49mm,轮廓清晰,子宫右后方见等回声区,大小53*52*53mm, CDFI:内部未见明显血流信号,余肌层回声均匀,后壁内膜内见等回声区,7*6*6mm,内探及血流信号。宫颈长 26mm。 右卵巢大小34*27mm,边界清晰,内见无回声区,大小18*18mm。 左卵巢大小30*16mm,边界清晰,内部回声未见明显异常。 超声提示: 1.子宫占位,肌瘤可能(浆膜下) 2.宫腔内等回声区,子宫内膜息肉可能 3.右卵巢内囊性回声,随访 4.左卵巢未见明显异常
术中所见: 肠管与大网膜与盆腔腹膜多处致密粘连;子宫后壁近宫底部浆膜下肌瘤,直径约6cm,基底部约宽3cm,另一枚宫底部浆膜下肌瘤直径1cm;双附件外观正常。宫腔镜见:宫腔深8.5cm,后壁整体片状息肉样增生,质地软,血管分布正常,双输卵管开口可见。 病例诊断:; (子宫条索碎组织一堆):平滑肌瘤红色变性伴钙化。 临床最终诊断: 子宫平滑肌瘤红色变性可能,子宫内膜息肉
子宫肌瘤是良性肿瘤,很少发生“变性”,但这并不意味着不会发生。而子宫肌瘤“变性”可能会致使病情恶化,甚至癌变;也有可能不会加剧病情。 子宫肌瘤生长加快、血运相对不足时发生“变性”的几率较大,通常发生在妊娠期、分娩后和绝经后。大多数情况下,这种“变性”是一种退行性改变,不会加重患者病情。此类“变性”的肌瘤有可能会变软,形成囊腔,或者发生钙化,患者无需担忧。 2种“变性”要特别警惕 (1)红色“变性”。多见于妊娠期,产后也有可能发生,多是肌瘤因急性缺血发生坏死和出血所致,肌瘤组织被染成红色。这种“变性”多伴有剧烈腹痛,有可能诱发流产或早产。建议子宫肌瘤直径超过4厘米的女性先剔除肌瘤后再怀孕。 (2)癌变。子宫肌瘤癌变率低,几率小于0.5%,但并不排除有这种可能。通常而言,那些短期内突然长大、绝经后肌瘤不缩小反而长大的肌瘤,最需要警惕。生长缓慢、长期观察变化不大的肌瘤,恶变可能性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