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诉:双膝关节疼痛不适,活动受限半年。 现病史:患者缘于入院半年前,因劳累、受凉后出现双膝关节肿胀疼痛,活动受限,卧床休息可稍缓解,久站、久行及上下楼梯时疼痛加重。患者未予重视,未进行系统治疗。休息后症状稍缓解。之后双膝关节疼痛症状时轻时重,间断性发作,曾在我院住院治疗,经治疗好转出院。近日来,因劳累后再次出现双膝关节疼痛,活动受限,局部温度不高,患者及家属为求进一步中西医结合治疗,遂于今日来我院求治,门诊以“膝骨关节病”之诊断收住入院。入院症见: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食纳可,睡眠可,二便调。双膝关节疼痛不适,屈伸活动受限,关节局部温度不高,关节开始活动时疼痛,活动后减轻;自发病以来,无膝关节交锁、变形症状,无关节晨僵,无下肢放射痛,全身无发热,盗汗,消瘦等症状,行走时无间歇性跛行。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病史;否认结核、肝炎等传染病史;预防接种史不详;曾行“剖腹产手术”,否认外伤、其他手术、输血史及中毒史。
望闻切诊:患者神志清,精神可,面色晦暗,两目黑白分明,精彩内含,神光充沛,运动灵活;口唇淡红,牙龈略干,语声有力,气息均匀,语声正常,发音自然,声调和谐,柔和圆润,语言流畅,应答自如,口气无异味,未闻及谵语及郑声;形体偏中,活动不利;皮肤干燥,皮肤未见白蓓及水疱,未见朱砂掌及赤丝血缕;头型、五官端正,咽喉无红肿,未见乳蛾、白喉,眼睑淡白。颈部未见瘿瘤。无鹅掌风及鹤膝风,未见胫、跗指压留痕,爪甲色淡无光泽。腹部平软,按之不痛。舌质红,苔薄白,脉弦。 查体:T 36℃ P 84次/分 R 21次/分 Bp 106/80mmHg 中年女性,神志清,精神可,发育正常,营养中等,步入病房,自动体位,查体合作。全身皮肤及粘膜无黄染,未见皮下出血及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未见肿大。头颅对称无畸形,眼睑无水肿,巩膜无黄染,双侧瞳孔等大等圆,对称反射灵敏。耳鼻无畸形,外耳道无分泌物,乳突无压痛,口唇无紫绀,咽部无充血,扁桃腺未见肿大,颈部柔软无抵抗,未见颈动脉异常搏动及颈静脉怒张,气管居中,甲状腺未见肿大。胸廓对称无畸形,胸壁无静脉怒张及压痛,双肺呼吸动度一致,触觉语颤对称存在,叩诊清音,双肺呼吸音清晰,未闻及干湿罗音。心前区无隆起,心尖搏动无弥散,未触及抬举性搏动及细震颤,心浊音界不大,心率84次/分,律齐,各瓣膜听诊区未闻及异常心音,杂音,腹平坦,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肝脾胁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正常。外阴及肛门未查,脊柱四肢见专科检查。 专科情况:双膝关节无肿胀,局部皮肤温度不高,内外侧副韧带止点压痛(+),髌韧带止点处压痛(+),鹅足滑囊处压痛(+),浮髌试验(-),髌骨摩擦试验(+),抽屉试验(-),关节活动度:左 5-100°、右0-100°,双下肢感觉未见明显异常,双下肢肌力均为Ⅴ级。生理反射存在,病理反射未引出。
中医诊断:骨痹病 痰瘀互结 西医诊断:膝骨关节病 中医治疗方案:局部中药封包治疗、中药塌渍治疗温经通络,静点丹参多酚酸盐活血化瘀。 西医治疗方案:电子生物反馈疗法、微波治疗消炎止痛,静点骨瓜提取物调节骨代谢,口服碳酸钙片补充钙质,硫酸氨基葡萄糖营养软骨。
随访:卧床休息,加强下肢股四头肌功能恢复锻炼。 诊疗计划: 1、骨科Ⅱ级护理 2、普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