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乙状结肠癌、肝多发转移瘤1例

黎医师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
乙状结肠癌 结肠癌 乙状结肠癌

主诉 病史

主诉:腹部隐痛不适,大便次数增多1月余。 现病史:患者于1月余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隐痛不适伴大便次数增多,每日约4-6次不等,量不多,无里急后重感;大便稀烂、黄色、不成形,无鲜红色血便及粘液便,无发热,无明显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无停止肛门排气排便等不适,每次排便后腹部隐痛不适可缓解。遂来我院门诊就诊,行肠镜检查乙状结肠肿物(待病理),现为进一步诊治,门诊拟“乙状结肠肿物”收入我科。起病以来患者精神胃纳尚可,睡眠一般,大便如上,小便正常,自觉体重下降约3Kg。

查体 辅查

外科情况:腹平,全腹未见胃肠型。腹肌软,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余腹部无压痛,无反跳痛,未触及明显包块、结节,肝脾肋下未及,肝肾区无叩击痛,移动性浊音(-),肠鸣音4次/分,未闻及气过水音。肛门指检:肛管直肠空虚,粘膜光滑柔软,未触及明显肠腔内肿物,无压痛,出指指套无血染。 2016-8-19我院门诊电子肠镜检查示:乙状结肠肿物(待病理)。 辅助检查:大便分析 OB阳性(+),TF阳性(+),凝血常规:Fbg.5.06g/L、生化、肝功、感染八项、血常规等检验结果未见明显异常;心电图正常。门诊查肠镜病理回复:乙状结肠腺癌。胸部CT:1.两肺多发病灶,考虑转移瘤;2.动脉硬化。请结合临床。全腹部CT平扫+增强:1.符合乙状结肠癌征象,病灶侵破浆膜层,病变肠管左侧结节影,考虑转移淋巴结影;2.肝内多发异常密度影,考虑转移瘤;3.双肾多发囊肿;4.前列腺增生并钙化,强化不均,必要时MRS检查;5.动脉硬化。

诊断 处理

诊断 1.乙状结肠中-低分化腺癌(T4aN1aM1b ⅣB期) 2.双肺多发转移瘤 3.肝脏多发转移瘤 4.前列腺增生并钙化 治疗:腹腔镜下乙状结肠切除术,术后抗感染、禁食、护胃、止痛、抗肿瘤治疗,术后恢复可。

随访 讨论

术后石蜡病理:1,(乙状结肠)中-低分化腺癌,累及肠肌壁全层达外周纤维脂肪组织并多个癌结节形成,癌组织突破浆膜面,脉管内可见癌栓形成伴嗜神经现象。免疫组化:CDX2(+);CK20(+);CK7(-);Ki-67(index70%);P53(-);Villin(+);错配四项:MLH1(+);MSH2(+);MSH6(+);PMS2(+)。 2,自检(结肠)侧切缘可见癌残留。 3,自检两侧(结肠)断端切缘及送检(吻合口远端)未见癌残留。 4,自检肠周淋巴结组织5枚,可见1枚癌浸润转移(1/5)。

发布于 16-09-23 12:53

16 个评论

发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