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应用

肝硬化脾大病例分享

吴医师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肝硬化 2型糖尿病 糖尿病

主诉 病史

患者女,56岁,因“发现血小板减少3年余。”入院入住血液科。 患者5年前开始出现反复牙龈出血,3年前曾于汕尾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当时查血小板降低,具体数值不详,经治疗后患者症状改善(具体治疗方案不详)。出院后患者未有复发牙龈出血,偶有皮下瘀斑,于2016-08到汕尾人民医院门诊复诊,复查血分析示:WBC 3×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3%、PLT 49×10^9/L。尿组合示:白细胞3+,白细胞(镜检)3+。肝胆胰脾彩超示:1.肝内声像改变,注意脂肪肝。2.门静脉扩张。3.胆囊未见异常。4.脾肿大。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示:左肾结石。今为进一步治疗来我院就诊,门诊以"血小板减少查因"收入院。 入院症见,患者神情,精神可,牙龈无出血,腰部有一皮下瘀斑,无恶寒发热,无腹胀腹痛,无恶心呕吐,无胸闷心悸,无其余不适,纳眠可,二便正常。近期体重无明显变化。

查体 辅查

查体:牙龈无出血,腰部有一皮下瘀斑,大小约4cm*4cm,腹部有一长约15cm横行手术瘢痕,全身淋巴结无肿大,肝脾未触及。舌淡,苔薄白,脉细。 辅助检查:2016-08汕尾人民医院查血分析示:WBC 3×10^9/L、嗜酸性粒细胞比率0.3%、PLT 49×10^9/L。尿组合示:白细胞3+,白细胞(镜检)3+。肝胆胰脾彩超示:1.肝内声像改变,注意脂肪肝。2.门静脉扩张。3.胆囊未见异常。4.脾肿大。双肾输尿管膀胱彩超示:左肾结石。 2016年8月10日血分析:白细胞总数2.42E+9/L、中性粒细胞总数1.57E+9/L、淋巴细胞总数0.67E+9/L、血红蛋白量127g/L、血小板总数50E+9/L;血型检查:血型A型、Rh血型阳性;感染八项:梅毒螺旋体特异抗体4.71S/CO;生化全套:葡萄糖8.95mmol/L。2016年8月11日血液分析:血小板总数50E+9/L;大便检查:隐血阳性;TPPA+TRUST试验:梅毒特异抗体阳性(+) 、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阴性(-);贫血组合:维生素B121315pg/mL;相关抗原五项:糖类抗原12566.59U/mL;生化全套:尿酸412μmol/L、甘油三酯2.35mmo/L;糖化血红蛋白5.9%。其余血沉、血管炎、狼疮样抗凝物质检测、幽门螺杆菌、血β2微球蛋白、甲功七项、风湿三项、凝血四项未见明显异常。全腹CT示:1.肝硬化,脾大,食管下段静脉曲张,少量腹水。2.脾脏多发低密度小结节及小钙化灶,考虑陈旧病变。3.右肾中部小囊肿

诊断 处理

诊断:1.肝硬化(隐源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重度)脾功能亢进 血小板减少 白细胞减少 2.高血压病3级 极高危 3.2型糖尿病 4.右肾囊肿 治疗:予静滴酚磺乙胺、口服云南白药止血,奥美拉唑钠抑酸护胃,非诺贝特胶囊降低胆固醇,余治疗继续予硝苯地平控释片及盐酸普萘洛尔片控制血压,阿卡波糖片及盐酸二甲双胍片控制血糖,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护肝,注射用水溶性维生素补充营养,肝苏颗粒退黄健脾。在请肝胆外科会诊后外科医师建议转科治疗,患者转科行脾脏切除手术。

随访 讨论

脾脏切除术,可以减少门静脉的总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力,同时彻底离断了贲门周围的血管,使出血得以控制,又不影响肝脏的血液供应,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的手术方法。且患者目前肝功能尚可,是切脾较好的时机,故可选用,预后也相对较好。

发布于 16-08-25 10:44

6 个评论

发送